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哲学    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    价值观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426H指数:18北大核心: 579 CSSCI: 503 RDFYBKZL: 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李晓东  出版年:2019
议题式教学是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要做好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就要正确理解议题和议题式教学,正确认识活动型学科课程中活动设计与学科内容的关系,不“为活动而活动”。在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中,要精致设计议题式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议题 议题式教学  思想政治 活动型学科课程  立德树人
正确理解和引导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2
《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沈湘平 刘志洪  出版年:2018
2017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发展基础理论研究”(17ZDA07)的阶段性成果.
促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不仅要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还要正确理解和引导这种需要。回顾思想史可以看出,美好生活与幸福内在一致,指向人们对于生活肯定的、愉悦的、质的感受,是一种良性的、理想的存在状态。...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 美好生活需要  
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历史记忆问题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吴玉军 顾豪迈  出版年:201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历史记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XB007);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国家认同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XCB109)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记忆对于引导国民形成对国家同一性和连贯性的认知,建构全体成员共属一体的牢固想象,激发民众为国家奋斗的决心和勇气,具有重要的作用。认同离不开记忆,一个失去历史记忆的国家,其国民难以对其形成合理而稳固的认同。现代国家必须...
关键词:认同  国家认同 历史记忆 历史叙事 历史素材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视角
4
《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沈湘平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编号21ZD14)的阶段性成果。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本质内涵及其关系的重要视角。一方面,作为文明特殊形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原则高度”的普遍性:中国已走近世界历史舞台中央因而不能创造普遍性就不能实现特殊性,人类普遍...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人类共同价值  特殊性  普遍性  
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再思考
5
《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侯振武 杨耕  出版年:201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与分析"(编号15ZDB2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交往范畴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概念。交往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但不等于生产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命题是对"生产力-交往形式"命题的深化。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交往内生于生产,...
关键词:马克思  交往 物质生产  社会发展  哈贝马斯
“实践智慧”与智慧的实践
6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田海平  出版年:2018
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13&ZD066)的阶段成果。
"实践智慧"受到当代学者的广泛关注,与"实践智慧"重点关注个人幸福、社会正义和人类事务的改善不无关系。"实践智慧"的重心则不在于给出事物"是什么"的解释,而是要探讨"应当如何"或"怎么做"的理性判断和价值关切。"实践智慧...
关键词:“实践智慧”  智慧的实践  个人  社会 “类”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
7
《今日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李晓东  出版年:2016
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只有深入理解了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素养  学科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 教学
元宇宙:人类存在状况的最新征候
8
《阅江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 沈湘平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21&ZD14)。
“元宇宙”的火爆为人们整体反思智能数字虚拟技术对当代人类的影响提供了契机。元宇宙在为人类打开新的可能世界的同时,也因极致的现实倒置、所谓“增强现实”的遮蔽导致原初现实的隐退,世界及世界中的人都被改写。在元宇宙,人们把握世...
关键词:元宇宙  存在  生活政治 再道德化  现实倒置  公共空间 风险社会
超越传统主客二分——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一种解读
9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鲁克俭  出版年:2015
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NECT-11-0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基于MEGA2的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项目号2012WZD07)的资助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在实践中生成而非先验既定的,于是建立在预设的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异化逻辑就被釜底抽薪。马克思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路线,其眼中的"社会存在"是现实的人的生活本身。...
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  主客二分
传承历史记忆: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路径
10
《人民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吴玉军  出版年:201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历史记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XB007)的阶段性成果
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国家认同功能。在现代性深入推进、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历史记忆传承面临重大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中华民族叙事立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历史...
关键词:历史记忆 国家认同 现代性  全球化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