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刑事庭审    刑事诉讼法    心理健康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4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试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
《法制与社会(旬刊)》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学院 吴丹丹  出版年:2013
新《刑事诉讼法》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本文通过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立法上的具体规定,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并提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具体实施中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排除范围  证明责任  排除程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初探
2
《科技信息》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徐秉朋 郭雄伟  出版年:2011
大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互为根源,相互作用。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互包含、相互影响,二者有机结合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
浅议刑事庭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3
《法制与社会(旬刊)》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院 赵国栋  出版年:2012
刑事庭审是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随着2012年新的刑事诉讼法出台,我国刑事庭审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改革,本文将围绕新的刑事诉讼法来探讨如何做好刑事庭审工作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刑事庭审 刑事诉讼法 庭审工作
论我国胎儿权利的保护
4
《法制与社会(旬刊)》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院 高瑶瑶  出版年:2013
按照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胎儿是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由此,出生前的胎儿是否享有预期的利益及如何防范胎儿的利益被非法侵害,就成为法律的一大盲区。事实上,我国法院曾经遇到过胎儿在母体内遭受损害,从而在出生后要求损害赔偿的...
关键词:胎儿权利 民事权利能力 胎儿权利保护  
知假买假适用惩罚性赔偿之评析
5
《法制与社会(旬刊)》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院 张妍  出版年:2013
本文从消费者主体资格及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两个方面探讨知假买假情形下是否能适用《消法》第49条的惩罚性赔偿规则;从《消法》、《合同法》及法制理念方面否定知假买假行为。
关键词:知假买假 惩罚性赔偿 消费者 经营者
浅谈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
6
《法制与社会(旬刊)》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学院 张园  出版年:2013
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是刑事诉讼庭审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别从法律规定、被告人和被害人三个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应该细化简化诉讼审理程序的具体操作流程;保障被告人有效的获得律师帮助,确保被...
关键词:普通程序简化审 被告人 效率  公平正义
正犯与共犯的区别
7
《法制与社会(旬刊)》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院 陈瑞  出版年:2013
目前,各国关于共犯体系存在着"单一制"和"区分制"两大立法类型。在区分制的立法类型下,如何区别"正犯"与"共犯"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在德、日等单层区分制下,正犯与共犯的区分起着定罪量刑的双重功能,因此,重视犯罪人在犯罪...
关键词:正犯 共犯 区分制  行为支配  实行行为说  
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
《青春岁月》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院 李凯  出版年:201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大学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反思,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改善和推进大学教育提供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问题  对策  
浅论刑法目的
9
《决策与信息(下旬)》西南政法大学法学;衡阳师范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学院 陈红国 陈娟  出版年:2010
刑法的目的在理论界的分歧很大,本文在浅析现存观点中,得出刑法的目的要放在刑法典中去讨论,放在历史发展中去讨论,放在刑法与法及部门法中去讨论,最后可得刑法的目的是保护人权和维护安宁稳定的秩序。
关键词:刑法目的 法益 人权
论法院调解的改革与完善
10
《知识经济》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学院 董辉  出版年:2011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苏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一项特色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誉为"东方经验"而享誉世界。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法院调解制度在具体实施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
关键词:法院调解 调审分离 调解原则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