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类学    广西民族    大学学报    壮族    文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哲学类    

被引量:377H指数:10北大核心: 71 CSSCI: 73 RDFYBKZL: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瑶族农民的生计转型调查研究——以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布努瑶为例
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秦红增 唐剑玲  出版年:2006
广西教育厅项目"瑶族农民的知识体系;文化结构及其发展观研究"(桂教科研[2005]47号200506028);瑶学丛书课题"瑶族农民的知识体系与文化结构研究"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布努瑶传统的生计是以玉米种植为主,兼营一些家禽家畜养殖和土特产销售等。自20世纪末以来,砍头树、金银花等经济作物的引进种植和猪、羊养殖等的推广等使当地传统的生计逐渐发生了转型,并在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
关键词:布努瑶  农民 生计转型
跨境民族走廊新视野:口岸人类学初探
2
《社会科学战线》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邓玉函 秦红增 陈子华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MZ042);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项目(2017SY10030)
作为地域行政单位,陆路边境口岸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各民族进行经济贸易、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因而可视为"跨境民族走廊"。其既是维护国家边疆稳定的重要场域,又是国家政策施行的主要节点,具有多元文化表述功能。文章在中...
关键词:口岸  跨境 民族走廊 口岸人类学  
遗存、遗产与续用发展:关于文化共享的整体分析
3
《东南学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 秦红增 陈子华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项目编号:18ZDA118);“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
反思从“遗存”到“遗产”的认知改变,可以发现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既是人群通达彼此、相互认知的桥梁,也因其价值稀缺性而成为发展的重要资本。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文化共享 主体共享  文化自信 共享民族志  
对文化复杂性的认知:基于中国西南地方文化抒写讨论
4
《思想战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秦红增  出版年:2014
2011年广西"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特聘专家岗位资助;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13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化农庄’建设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13DMZ001);广西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
在"写文化"的视角下可以看到,近些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地方文化出现了不少"复振"的案例,从现实的历史、流动的区域、再现的遗失、真实的传说等四个方面对"文化抒写"进行叙事,这些源于当地人的主动性与文化自觉,实质上隐含着文化...
关键词:“写文化”  文化复杂性  地方文化抒写  文化自觉
乡土情结与振兴乡村: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进路与展望
5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陈彪  出版年:2020
2019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路径研究”(2019KY0157)。
人类学自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乡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乡村人类学这一重要分支学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乡村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乡村人类学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对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与村落社会经济转型、乡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关键词:乡村人类学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如何融合经典与现代: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技术方略讨论
6
《思想战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秦红增 陈子华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方略研究”阶段性成果(18ZDA118)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面临两类技术体系的互动与博弈,即以乡土知识为主的经典性技术体系与以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现代性技术体系。尽管两者之间的异质性很明显,但并非是取代与消解,而是融合、共享的关系。通过...
关键词:农村文化资源  经典性技术  现代性技术  技术方略  
学术期刊国际化与编辑意识的更新
7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韦光化  出版年:2007
编辑是学术期刊的生产者,编辑的专业意识决定着学术期刊的未来,因此,学术期刊要走国际化道路。编辑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在质量、特色、规范、市场等方面进行意识更新,树立现代办刊理念。
关键词:学术期刊  国际化  编辑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传承及传承人保护研究——以武鸣壮族师公舞传承为例
8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黄世杰 刘景予  出版年:2019
2018年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10593322)
以南宁市武鸣区玉泉村师公舞队队长潘家明老师为个案研究,将在玉泉村已流传了五代人的师公舞历史传承谱系简要梳理,包括传承人、演剧目、特色等。创新之处在于以非遗传承人活态保护的视角,对武鸣壮族师公舞的传承人的主体意识及其文化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壮族师公舞  传承人
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与主编意识
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西植物>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蒋巧媛 黄祖宾  出版年:2007
结合编辑实践论述了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与主编意识的关系,主编意识是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从政治思想、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把握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的方向;明确了科技期刊主编意识的要求,并提出科技...
关键词:科技期刊 期刊质量  质量控制  主编意识
侗族村寨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蕴涵——以广西三江高友侗寨为例
10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云南大学西南边疆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共上林县委组织部 秦红增 梁园园  出版年:2009
在田野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友侗寨,描述了侗族村寨自然生态空间的形成及文化空间的建构。认为侗族村寨空间结构的营造体现出了侗族人民对和谐人居环境的追求,村寨环境表现出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侗族村寨 空间结构 文化解析 和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