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滨州学院音乐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黄河三角洲    声乐教学    声乐    钢琴    民间音乐    

研究学科:轻工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67H指数:7北大核心: 7 CSSCI: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1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滨州学院音乐系 王飞  出版年:2008
戏曲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瑰宝,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戏曲声乐理论经过历代艺术家、理论家的美化,使其得到更加久远的历史继承,尤其是它在"咬字发音"、"吐字行腔"等方面的技巧和"气息运用"、"韵味风格"等方面的把握上,都是我...
关键词:传统戏曲 演唱技巧 民族声乐
中国钢琴民族化思考
2
《艺术教育》山东滨州学院音乐系 成俊明  出版年:2007
钢琴创作的民族化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中国有着丰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可以为钢琴这件西洋乐器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而特有的少数民族音乐风貌更是别具一格,其山川、河流、地理风貌更能成为钢琴作曲家灵感的来源。
关键词:钢琴 民族化  少数民族音乐
芭蕾基础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3
《文教资料》滨州学院音乐系 董惠  出版年:2009
芭蕾基础训练是舞蹈练习者必不可少的一课,它在舞蹈表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练习芭蕾基础,舞蹈演员能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和体能,解放四肢。在表现舞蹈作品的同时,舞蹈演员灵活地舞动自己的身体,轻盈的跳跃,用美的姿态和动作来传情达...
关键词:芭蕾基础  舞蹈演员 基础训练  肢体要求  
和声理论及其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探析
4
《北方音乐》滨州学院音乐系 田霞  出版年:2013
作为高校音乐专业课中的基础必修课,和声理论在钢琴演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和声教学模式一直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整个和声理论课堂显得较为单调沉闷。因此,本文将着重...
关键词:和声理论 高校钢琴教学 具体运用  
谈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
5
《音乐创作》滨州学院音乐系 王春萌  出版年:2012
民族声乐学习者要演唱好民族歌剧作品,除具备较高的歌唱基本功之外,把握音乐风格和结合“声”与“情”是关键。歌唱者只有全面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剧情、人物性格等方面,在演唱时才能使演唱者“入戏”,通过对音乐风格的分析,才能使演...
关键词:民族歌剧 音乐风格 声与情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材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滨州学院音乐系 宋振军  出版年:2012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005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材是教育的工具,也是教学的工具。音乐鉴赏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效果。我国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材经历了探索期、创建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逐步确立了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材编写依据。但是,在...
关键词:普通高校 音乐鉴赏 教材  现状  
民歌中的新现代性——以王志信的《桃花红杏花白》、《昭君出塞》为研究文本
7
《文艺争鸣》滨州学院音乐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王春萌  出版年:2011
新时期以来,曲家创王志信无疑是新时期中国歌坛上的代表人物。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与词作家刘麟精心创作了一系列新创民歌,如《孟姜女》、《木兰从军》、《兰花花》、《桃花红杏花白》、《昭君出塞》、《牛郎织女》等。这些作品绝大多...
关键词:王志信  新创民歌  现代性  
浅析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的应用
8
《音乐大观》滨州学院音乐系舞蹈教研室 贾超  出版年:2012
舞蹈表演是一门实践和艺术相结合的表演,需要使舞蹈结构、动作结构以及舞蹈表情等诸多协调起来,才能实现整体的艺术美感。而面部表情对于舞蹈表演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通过面部器官和肌肉的活动变化可以更好地配合肌体动作来...
关键词:舞蹈面部表情  内涵  作用  塑造舞蹈形象  表达情感 渲染气氛 重要性  
浅论古筝摇指及扫摇
9
《艺术探索》滨州学院音乐系 冀潇彦  出版年:2006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筝乐曲中的摇指技巧,又分别从用指、弹奏的弦音、音乐效果、流派四个方面作了阐述。最后说明了由摇指技术派生出的特殊技法——扫摇,及扫摇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如何训练的过程。
关键词:筝  摇  扫摇  
星月流响 天地留言——对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胡集书会的思考
10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滨州学院音乐系 张献青 门玉彪 张占春  出版年:2006
山东胡集书会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悠久辉煌的历史,丰厚鲜明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同时面临着尴尬无奈的现状。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复杂因素和]唱曲目的袭旧及民间艺人的后继无人,是书会衰微的主要因素。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关键词:国家非物质遗产  胡集书会  历史现状  文化内涵 保护利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