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民族艺术》编辑部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壮族    文化研究    生殖崇拜    动物崇拜    不朽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3H指数:2北大核心: 2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动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下)
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艺术研究所<民族艺术>编辑部 廖明君  出版年:1995
动物崇拜是壮族原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壮族先民对于动物与自身关系的探求与信仰。动物崇拜作为壮族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的文化内蕴,乃在于人类对于生殖的崇拜。壮族文化中的动物崇拜是与生殖崇拜紧密相连的。这种以生殖...
关键词:壮族 动物崇拜 生殖崇拜
植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中)
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艺术研究所<民族艺术>编辑部 廖明君  出版年:1995
植物崇拜是壮族原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壮族先民对于植物与自身关系的探求和信仰。植物崇拜作为壮族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的文化内蕴,乃在于人类对于生殖的崇拜。壮族文化中的植物崇拜是与生殖崇拜紧密相连的。这种以生殖...
关键词:壮族 植物崇拜  生殖崇拜
生命·功名·诗歌——李贺诗歌新论
3
《贵州社会科学》广西<民族艺术>编辑部 廖明君  出版年:1994
西方哲人柏拉图说过:“一切人和事物之所以有这种热忱和爱情,都由于有追求不朽的欲望.”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谓“不朽的欲望”,乃如《左传》所云:“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据此,通...
关键词:李贺诗歌 古代知识分子 柏拉图  追求不朽  《左传》  生命的价值  《十七史商榷》 朱自清  西方哲人  九品中正制
迎合与引导——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音乐创作和设计
4
《歌海》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编辑部 韦苏娜  出版年:2016
大众的审美情趣需要培养和引领,不是一味迎合,而是适度的引导。传统儿童音乐剧的创作都是以迎合儿童为主,而亲子音乐剧《壮壮快跑》的宗旨是引导家长与儿童,这种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是该剧的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提高。从《壮壮快跑》...
关键词:《壮壮快跑》  迎合 引导  亲子音乐剧  音乐创作 音乐设计
蛙·铜鼓·人——壮族蛙饰现象及其民俗思想
5
《广西民族研究》<民族艺术>编辑部 伍小东  出版年:1991
蛙的形象在我国南方是随处可见的。它不仅活跃在广阔的田间原野,而且铸立于古代先民遗留下的铜鼓之上。壮族作为一个稻作民族,对蛙尤其偏爱,至今民间仍然保留着许多与蛙有关的民俗活动。它折射出了南方古代民族对自然界的认知方式和朴素...
关键词:壮族人  鼓面  民俗活动 雷神 礼器 古代民族 装饰  象征  太阳纹  认知方式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探究——以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例
6
《艺术传播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编辑部;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史论与管理研究中心 韦苏娜  出版年:2025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与传播研究”(编号:23ZD02)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被融入丰富的社会文化元素,也在如今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借助创新的艺术形式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乃至国际舞台。以对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切入点,可探究民间传统...
关键词:刘三姐传说 艺术呈现 艺术传播 文艺创新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中国民间文化研究论文新秀奖”征稿活动圆满结束
7
《民间文化论坛》<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民俗研究>编辑部;<民族艺术>编辑部;<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民俗学刊>编辑部  出版年:2006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化 刘魁立  博士研究生  民俗研究 摩梭人 西北民族研究  民间文学研究 麒麟舞 妙峰山庙会  
编后絮语——敬告订户、读者与作者
8
《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编辑部  出版年:1990
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经历了去年不平凡的岁月,以更加轩昂的气概、勃发的英姿迎来了又一个花繁似锦的春天. 今年,也是我们刊物交付邮发的头一年,刊物订数有了很大幅度增长。这说明订户、读者对这个刊物确实是关心、爱护与支持的,我们在...
关键词:社会主义  读者来信 订户 作者  邮发代号 交付 支持  一般性  祖国  艰难  
壮剧《牵云崖》“一赶二”的创作分析
9
《歌海》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编辑部 韦苏娜  出版年:2019
广西戏剧院创排的壮剧《牵云崖》以全新的表现手法来展示壮族传说,运用了京剧传统戏中"一赶二"——"一人分饰两角"的表演形式来演绎,在推动壮剧这一地方剧种的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剧的编剧、导演、演员、唱腔、音乐、化妆造...
关键词:壮剧 《牵云崖》  一赶二  创作分析  戏剧发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