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湖湘文化    教学    湖南花鼓戏    传媒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44H指数:7北大核心: 36 CSSCI: 38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构建促进农民政治认同的信息传播机制
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唐玉环  出版年:2006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政治认同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研究>(06ZC34)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认同的产物,而信息传播是政治认同产生的必要条件。信息传播是否带来政治认同,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性质和流量与信息传播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农民的信息传播中存在政策传播截流、负面信息封锁、利益需求信息传播...
关键词:信息传播 政治认同 农民 新农村建设
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
2
《理论与创作》长沙学院中文系 李夫生  出版年:2006
关键词:批判哲学 文学终结论 文艺理论家 解构主义 希利斯·米勒  
论“魏晋风度”与士文化的审美开拓
3
《中国文学研究》长沙学院中文系 皮元珍  出版年:2006
湖南省教委课题;湖南省社科规划办立项课题
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风范,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使内在的追求与外在的否定联系在一起,即在对旧传统、旧价值...
关键词:魏晋风度 士文化 审美开拓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困境与出路
4
《文史博览(理论)》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长沙砂子塘教育集团 张吕 杨镜  出版年:2013
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都市文学经典作品影视改编的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0YBB025)阶段性成果
在当下电子媒体愈益发达、网络小说精品迭出的时代,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已有十余年历史,经历了开端、发展、高潮三个阶段,但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关键词:网络小说 影视改编 历史  困境  出路  
新闻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5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唐玉环  出版年:2008
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改革。新闻学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从调整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关键词:现代汉语 教学 改革  
网络新词“晒”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符号与传播的互动
6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唐玉环  出版年:2012
网络新词"晒"是依赖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产生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以共享交流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晒"的语义演化又遵循着语言学的规律,首先由英语"share"谐音转用,意义是"分享",接着和原有语素"晒1"产生相似...
关键词:网络语言 谐音造词  语言发展 晒  
论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7
《中州学刊》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向梅林  出版年:2007
在男权文化语境中,李清照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通过自我形象的鲜活展示、夫妻情爱的坦荡抒写、女性生存困境的紧张思虑,把切实的生命体验升华成为一种生命的审美,超越了男权话语体系中女性只能作为世俗玩物和被观赏者的命运,由表现被...
关键词:李清照  词  主体生命 女性意识
论传媒的社会心理教育功能
8
《当代传播》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肖支群  出版年:2007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科研课题
传媒是人感觉的延伸,能隐性或暗示性地向社会公众施加心理压力,强化他们的心理选择意向,影响他们的心理机制,即传媒具有社会心理教育功能,具体表现为暗示功能、诱导功能、导向功能等。
关键词:传媒 社会心理教育  功能  暗示 诱导  导向  
文化语境变迁下的乡土叙事——肖江虹小说论
9
《当代文坛》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邓榕  出版年:2014
肖江虹的小说多以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的入侵和干预为线索,揭示城市与乡村在复杂的文化语境变迁下的矛盾冲突。透过小说对地域性民俗文化的描述,可以窥视作者对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之"根"的追寻和反省。肖江虹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文化语境 肖江虹小说  乡土叙事
先秦语言哲学的语言价值观及其影响
10
《求索》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唐玉环 罗昕如  出版年:2009
先秦时期是中国语言哲学的鼎盛时期,先秦语言哲学的三个主要流派有不同的语言价值观。先秦语言哲学侧重语言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带有很强的伦理本位色彩和工具本位色彩。先秦语言哲学的语言价值观对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
关键词:先秦语言哲学  语言价值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