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朔州市委党校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节约型社会    电子政务    党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2H指数:3北大核心: 18 CSSCI: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
1
《理论探索》中共朔州市委党校 崔金花  出版年:200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其着力点应放在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基本内涵  着力点  问题  建议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省朔州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刘文芳  出版年:2007
在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目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资源环境将难以为继。面对严峻的形势,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缓解我国当...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约型社会
试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3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朔州市委党校 郝桂萍  出版年:200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立足于当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青少年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信息化时代的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4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朔州市委党校 金玉慧  出版年:2009
政府部门全面实行政务电子化,由传统政府形式转型为电子政府,必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如数字鸿沟、缺乏理性认识、信息孤岛等挑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国开展电子政务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政府 信息孤岛
山西省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5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中共朔州市委党校 刘本强  出版年:2021
非公企业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山西省非公党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山西省非公党建仍有较大的差距,非公党建面临一些困境,这些困境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我们应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切...
关键词:非公企业  党建 对策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
6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中共朔州市委党校 郭文慧  出版年:2005
 文章在肯定信用证独立原则的前提下,赞同在出现信用证欺诈时使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同时针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买方要最大限度地防范欺诈、尽量采用远期支付方式等防范措施。
关键词:信用证 独立原则  欺诈例外
要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7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中共朔州市委党校 杨福文  出版年:2004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正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重要环节
8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中共朔州市委党校 崔金花  出版年:200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道德建设;创造维护公平正义的政策环境;增强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注重环境保护。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 环境保护
深化政府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9
《生产力研究》朔州市委党校 郝桂萍  出版年:2006
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关键。因此,客观评价政府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互动作用,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关键词:政府职能 科学发展观 市场经济
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0
《山西政报》朔州市委党校 刘文芳  出版年:2009
社会和谐,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 协调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统筹 社会管理体制 安定有序  社会和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