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    犯罪    检察监督    刑事司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轻工类    

被引量:952H指数:15北大核心: 46 CSSCI: 23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风险刑法”不可行
1
《法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出版年:2011
晚近以来,"风险社会"和"风险刑法"日益成为学者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但是,对于什么是"风险社会"、什么是"风险刑法",特别是对于什么是"风险社会"和"风险刑法"中的"风险"以及"风险刑法"与传...
关键词:制度风险  社会可持续发展 刑法 人类未来  工业化时代  技术风险  自然风险 政治动荡
论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
2
《人民论坛(中旬刊)》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出版年:2010
2007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及其立法对策"的阶段性成果;编号:07SFB3014
以虚拟性和技术性为本质特征的网络平台,改变了现实社会中共同犯罪人之间的相互地位、作用和联系,因此,根据网络共同犯罪自身的特性,通过"共犯行为正犯化"的途径,将一部分共犯加以独立化,使共犯摆脱对于正犯的定罪量刑的依附关系,...
关键词:共同犯罪人 网络空间  网络技术  现实社会 社会危害性 犯罪行为  网络平台  共犯 异化 教唆行为
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
3
《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出版年:2008
我国的亲告罪立法存在着公权力与私权利不相衔接的逻辑缺陷,由此带来严重的司法困境。本文试图在现有法律制度下,通过告知等程序以及司法机关之间的协调找到一种出路使公权力与私权利相互衔接,以保障被害人的自诉权,达到实体正义与程序...
关键词:亲告罪 自诉 审查起诉 立法完善  
“关系人”受贿的定罪规则体系之思考
4
《人民检察》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出版年:2009
刑法修正案(七)和以往若干司法解释对于"关系人"受贿问题的系列规定,形成了"近亲属"、"特定关系人"和"关系密切的人"等不同术语,它们之间的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由此导致了"关系人"涉及受贿犯罪时定性规则的复杂化,对此进行梳...
关键词:特定关系人 关系密切的人  受贿罪  斡旋受贿 共同犯罪
财产罪法益中所有权说与占有说之对抗与选择
5
《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郭旭强  出版年:2010
财产罪法益究竟采所有权说还是占有说,可能会对特定案件的定罪量刑产生重大影响。立足于我国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对侵犯财产罪法益进行体系性思考,对于最高人民法院编辑的指导性案例进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财产罪法益仍应坚持所有权说...
关键词:法益 所有权 占有  财产罪
关于数额犯未遂问题的反思
6
《刑法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出版年:2010
数额犯未遂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数额"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数额"是犯罪构成要件,"数额"是犯罪构成的定量因素,而这一定量因素在本质上对于行为的性质起着定性作用。因此,数额犯中的"数额"在具体犯罪中起着定性功能,是罪...
关键词:数额犯 数额 犯罪未遂 犯罪构成
犯罪的规范性评价和非规范性评价
7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出版年:2011
规范性评价与非规范性评价是对犯罪行为及行为人进行的价值评判活动,由于二者之间既复杂又矛盾的关系使得刑法理论界对二者有着普遍的混淆性认识,导致相关研究存在严重的方向性偏差,研究视角的多重错位更是导致了研究结论的非科学性。科...
关键词:规范性评价  非规范性评价  刑法学 犯罪学 社会制度
中国刑法中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调整——以《刑法修正案(七)》颁行为背景的思索
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于志刚  出版年:2009
中国刑法中贿赂犯罪的罪名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逻辑冲突和内在矛盾。《刑法修正案(七)》的颁行凸显了此种体系的不和谐。以《刑法修正案(七)》的颁行为背景反思受贿犯罪罪名体系的合理化,进而思考行贿犯罪罪名体系的合理化,推动贿赂犯...
关键词:受贿  行贿 罪名 法条关系 职务犯罪  立法完善  
电信诈骗犯罪疑难问题研究
9
《人民检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张新宪 崔杰 鞠佳佳  出版年:2011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2010年调研课题<电信诈骗犯罪的刑法认定及司法处理>的部分成果
电信诈骗犯罪明显不同于普通诈骗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管辖应以被害人损失财产地管辖为主;在电信诈骗共同实行犯的刑事责任方面,应区分平行式和渐进式两类行为模式;在电信诈骗证据审查方面要对实行犯和帮助犯的审查各有侧重,对实行犯要重...
关键词:电信诈骗犯罪 共同犯罪 地域管辖 证据审查
《刑法修正案(九)》第120条前置化规制的法理探析
10
《北方法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王新  出版年:2016
《刑法修正案(九)》第120条的前置化规制是保护重大法益的必要手段,对其正当性的讨论为当前立法和司法突破和扩张的态势提供了法理依据。敌视社会基本规范和恐怖犯罪的预备或预备的预备行为已呈现出侵害重大法益的抽象危险,具备了前...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九)》  敌人刑法 抽象危险犯 实质预备犯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