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噶举派    门巴族    公元    米拉日巴    仓央嘉措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55H指数:8北大核心: 16 CSSCI: 95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
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哲学系;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张岱年 熊坤新  出版年:1994
关键词:古代伦理  天人关系  道德原则  孟子思想 伦理学家 天人之分 知天  人类道德 万物一体 一阴一阳
试析茶马互市对川滇藏边城镇发展的影响
2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藏民族学院成人教育部;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周毓华 彭陟焱  出版年:1999
关键词:茶马互市 打箭炉 城镇发展 藏族地区  滇藏贸易  汉藏贸易  茶马贸易 西藏  中原地区  汉藏民族  
藏族传统思维方式管窥
3
《中国藏学》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民族学院政治系 彭英全 乔根锁  出版年:1993
民族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所采取的途径和模式,包括其思考问题的习惯、方法和定势等。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凝积形式和组合方式。要把握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就必须研究民族思维方式。藏族在地理环境、自...
关键词:传统思维方式 藏传佛教  藏族文化  经验思维 民族思维方式 藏族传统文化 思维过程  宗教信仰  民族文化交流 宗教生活  
关于门巴族丧葬的考察与思考
4
《西藏研究》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陈立明  出版年:1991
丧葬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习俗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自然环境、经济类型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等原因,各民族在丧葬方式、习俗礼仪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民族,往往也有所不同,甚至迥然相异,呈现...
关键词:门巴族 考察与思考  丧葬习俗 水葬  死者  土葬 灵魂观念 丧葬制度 尸体  墨脱  
民国年间(1912~1949年)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内地僧人赴藏求法
5
《西藏研究》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民族研究所 索南才让  出版年:2006
汉藏佛教文化交流自唐朝开始,经宋、元、明、清历朝不断,进入民国达到高潮。大勇法师曾在北京组建留藏学法团,其中的部分成员进藏求法,将大量的藏文佛教典籍翻译成汉文,推动并加强了藏传佛教研究,增进了汉藏僧人的相互了解和汉藏民族...
关键词:民国 留藏学法  汉藏佛教 交流  贡献  
明代朝贡对藏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6
《中国藏学》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民族学院成人教育部 彭陟焱 周毓华  出版年:1998
明代的朝贡制度是明王朝对藏族地区实施统治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不仅加强了明朝同藏区政治关系,而且在客观上促进了藏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增进了藏族地区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本文试图从经济方面来探讨朝贡对藏族地区经济发...
关键词:经济发展  藏区 藏族地区  地方经济  中原地区  影响  明代 明王朝 朝贡制度 统治
门巴族民间戏剧考察——兼论藏戏与门巴戏的异与同
7
《民族文学研究》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陈立明  出版年:2005
门巴族民间戏剧俗称门巴戏,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渊源于宗教跳神的门巴傩戏;二是在神话传说、民间歌舞和宗教跳神基础上产生的戏剧形式;三是借鉴、吸收藏戏艺术养料而形成的门巴戏剧。门巴戏深深植根于门巴族丰厚的文化土壤中,与藏戏相...
关键词:民间戏剧 门巴戏  藏戏
羌族碉楼建筑文化初探
8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民族学院成人教育部 彭陟焱 周毓华  出版年:1998
关键词:碉楼建筑  羌族 建筑艺术 民族文化  三足架  图腾崇拜 西南夷 羌人 建筑风格  藏族建筑  
谈谈与《仓央嘉措情歌》有关的几个历史事实
9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恰白.次旦抨措 曹晓燕  出版年:1990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年青时期创作的著名“情歌”,不但是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和有巨大影响的文学作品之一,而且早被译成汉英等文出版,流传于国内外,成为享有盛誉的西藏文学作品之一。 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一些汉族学者对“情歌”进...
关键词:仓央嘉措 道歌  桑结嘉措  近期出版  沙弥戒  民族政策 仁波切  有所耳闻  文学创作 阿旺  
藏族谚语略谈
10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张家秀  出版年:1989
藏族谚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彩。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思想感情,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因此,它已成为藏族文化宝库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是西藏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谚语的起源年代,虽然文献没有确...
关键词:藏族谚语  松巴谚语  藏族人 生活知识 古藏文 文化宝库  生产经验  敦煌文献 三大领主  人民群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