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焦化厂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焦炉    炼焦炉    煤    焦化厂    硅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机械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00H指数:6WOS: 4 EI: 5 北大核心: 14 CSCD: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
《化工环保》北京焦化厂 唐丽贞  出版年:1994
介绍了生物脱氮的机理和4种基本的A/O工艺流程,列出了主要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并指出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改为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法是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理焦化废水的途径。
关键词:废水处理 焦化废水 生物脱氮 缺氧-好氧
焦炭结构构造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2
《现代地质》信息工程学院;北京焦化厂研究所 康西栋 王祖朝 潘银苗 王凌志  出版年:1999
北京焦化厂资助项目
采用显微图象分析与宏观图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北京焦化厂17 个矿点原料煤的小焦炉焦炭和生产焦炭的结构构造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强度作了测试。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 气孔壁厚度和气孔壁的光性结构组成是影响焦炭...
关键词:焦炭 结构  强度  回归分析  
人尿中酚、粘糠酸、苯巯基尿酸的生物监测
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北京焦化厂 吴宜群 唐瑾 程玉琪 李春玲 李晓华 曲宁 虞爱如 祖静华  出版年:1997
为了探索接触低浓度苯的生物监测指标,在建立了灵敏、特异的尿中反,反-粘糠酸(t,t-MA)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苯巯基尿酸(S-PMA)的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49位接触低浓度苯的...
关键词:粘糠酸  苯巯基尿酸  酚  生物监测 生物标志物
苊的开发利用
4
《煤化工》北京焦化厂研究所 李松岳 张永强  出版年:1998
苊是煤焦油重要组分之一,本文介绍了北京焦化厂研究所开发利用工业苊的新途径。
关键词:苊  开发利用  煤焦油
精蒽提纯溶剂的选择和应用
5
《煤化工》北京焦化厂研究所 李松岳  出版年:1999
精蒽作为生产蒽醌的原料随蒽醌用量的增加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论述了精蒽提纯溶剂选择的理论根据和试验依据,研究了以DMF及溶剂A为溶剂提高精蒽收率的方法。通过生产应用试验证明了小试及中试成果,可获得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溶剂 蒽  提纯 粗蒽 溶剂萃取 煤化工
华北地区煤的显微组分结焦性热台试验 ( EI收录)
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能源地质系;北京焦化厂研究所 康西栋 胡善亭 潘治贵 潘银苗 王凌志  出版年:1997
北京焦化厂资助
为探讨煤的显微组分的结焦性,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镜质组、壳质组和惰性组分别进行了显微镜热台加热试验.在加热过程中,活性组分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变化阶段,即变形阶段、胶质体形成阶段以及固化阶段.随煤变质程度的增加,镜质组的初...
关键词:煤 显微成分  结焦性 热台试验  
固定床中邻二甲苯氧化的二维非均相模拟
7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北京焦化厂;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化学反应工程所;电力工业部苏州热工研究所 田海生 洪若瑜 李洪钟 袁渭康 徐翔宇  出版年:1997
国家重点化工联合实验室华化分部的资助
采用二维非均相模型,模拟了邻二甲苯固定床氧化反应器.对于气相方程,使用CrankNicolson预测—校正格式求解,对于颗粒相方程,使用中心差分并结合迭代方法求解.比较了二维作均相模型和二维拟均相模型的差别.使用二维非均...
关键词:二维非均相模型  邻二甲苯 氧化  固定床 苯酐
专家系统与模式识别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
8
《燃料与化工》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焦化厂 唐春潮 陈鸿复 高秋潮  出版年:1995
介绍了专家系统在配煤中的应用,并将专家系统与模式识别调优结合起来确定优化配煤方案。文中还对优化配比应用于实际生产后的效果进行了优化分析。
关键词:专家系统 配煤 模式识别 调优 炼焦
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的关系
9
《现代地质》北京焦化厂研究所 康西栋 胡善亭 潘治贵 潘银苗 王凌志  出版年:1997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华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小焦炉焦炭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M40≥80%矿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3...
关键词:煤岩学 显微成分  焦炭强度 煤矿床
煤的变质程度对焦炭结构构造的影响
10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焦化厂研究所 康西栋 胡善亭 潘治贵 潘银苗 王凌志  出版年:1997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所形成焦炭的结构、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气煤到肥煤阶段(Ro,m:0.77%~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逐渐增大;进入焦煤阶段(Ro,m>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降低。气煤、13焦...
关键词:煤的变质程度  焦炭结构  焦炭构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