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科学与人文
- 1
-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哲学系 吴国盛 出版年:2001
- 希腊—西方的人文理想始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 ,其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科学作为西方的人文 ,是自由的学问。近代西方发展起来的“唯人主义” (人道主义 )人文传统 ,由于把世界置于一个以人为原点的坐标系之中 ,有可能从根本上...
- 关键词:科学 人文 理性 自由
- 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
- 2
- 《科普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 刘华杰 出版年:2009
- 从当前中国的科学传播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三个模型,它们在相当程度上也代表了科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基于中国的复杂国情,三种模型将长期并存并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科学传播 科学主义 传播模型
- 说意境
- 3
- 《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 叶朗 出版年:1998
-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这一重要范畴的分析,区别了“意境”和“意象”两个概念。
- 关键词:意境 意象
- 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
- 4
- 《河北学刊》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王东 出版年:2003
-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以下诸篇文章,以文化基因为核心概念,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和世界历史地位,并前瞻中华文明在新世纪如何实现现代传承和发展.王东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华文明万年起源发展史上...
- 关键词:文化基因 核心理念 道家文化 儒家生态伦理 唯物史观 汉字 符号学 张光直 中国
-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
- 5
-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哲学系 丰子义 出版年:2005
- 与一些西方学者只注重从观念、文化、价值、心理等层面来理解现代性及其根源的观点不同,马克思认为现代性主要源于现代生产。从当时的历史语境出发,马克思对现代性进行了多维透视,指明现代性内涵于资本的逻辑之中、现代性处于历史的流变...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资本逻辑 现代生产 方法论
-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
- 6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哲学系 张世英 出版年:2007
-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批判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却走向了它自身的反面。“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性”为要彻底实现自身而进行的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后现代主义”孕育于“现代性”之内。“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 主体性 理性至上主义 语音中心主义 自我超越
- 论“天人合一”
- 7
-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 汤一介 出版年:2005
- 最近看到<科技中国>2004年11月号和12月号刊登了由该刊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的报导和在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其中有好几位专家都讲到"天人合一"问题.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
- 关键词:“天人合一” 2004年11月 中国传统文化 科技发展 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讨论会 专家
-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
- 8
- 《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哲学系 韩水法 出版年:2019
- 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等科学和技术在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并日益深入地普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仅对人类理智能力及其独尊地位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而且亦导致了人的性质的变化。流行的意见面对人工智能持续提升的紧迫压力和人的性质变化的...
-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文主义 人的性质 进化
- 论“过日子”
- 9
- 《社会学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 吴飞 出版年:2007
- 本文是作者在自杀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作者在对自杀的田野研究中,发现中国的自杀现象与西方理论所描述的情形有极大的不同,其根源在于,西方的自杀学范式建立在基督教文明中的一套人性观和生命观之上。为了找到能解释中国自杀问题的理论框...
- 关键词:自杀 过日子 家庭
- 道与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实义考论
- 10
- 《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中江 出版年:2010
-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想中非同寻常而又往往得不到确切解释的一个论题。在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老子》版本——郭店楚简本《老子》(根据竹简形制分为甲乙丙三部分)中,这一论题就已经有了。在通行本《老子》中,这一论题是属于第二十五...
- 关键词:简本《老子》 “道法自然” 考论 事物 哲学思想 竹简本 论题 通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