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故事    《大唐西域记》    佛教    文化交流    传奇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兵器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859H指数:12北大核心: 189 CSSCI: 274 CSCD: 3 RDFYBKZL: 3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近代中国“道”的转化
1
《近代史研究》四川大学985工程三期区域历史与民族研究创新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罗志田  出版年:2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东方学视野下的文学;学术思想变化与学科认同"(08JJD752081);四川大学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区域历史与民族研究创新基地"的阶段成果
近代"西学"在士人心目中的确立,使中国传统的"道"被时空化。从以前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亦即"道一而已",到逐步承认"道出于二",进而衍化为以西学为基础的"道通为一"。在此三阶段中,"道"从普适于"天下"(即全人类)...
关键词:道  近代中国  道的普适性  道的时空化  道与器  文化竞争
“商胡辄自夸”:中古胡商的药材贸易与作伪
2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陈明  出版年:2007
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唐时期的医疗与外来文明"(05BZS02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唐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的胡商贸易比较繁荣,药材是其中主要商品之一。胡人识宝的故事,多正面展示胡商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而其负面事迹往往被忽略。出于求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胡商或夸大其辞,或以次充好,或真中杂伪,在药物的性能、...
关键词:胡商 胡药  作伪 辨伪 唐宋外贸  
“洛州无影”与“天下之中”
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王邦维  出版年:2005
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是一部有关佛教史的名著,书中讨论到古代怎样测定时辰,其中有“洛州无影”一句话。洛州即洛阳,其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从天文的角度讲,一年之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出现“无影”的情形。这究竟是错误,还是另有含...
关键词:南海寄归内法传  洛州无影  天下之中
“法出波斯”:“三勒浆”源流考
4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陈明  出版年:2012
"三勒浆"是唐代从波斯传入的一种果品饮料,本出自印度,由"三果"(诃梨勒、毗梨勒、庵摩勒)配制而成。三勒浆成为唐代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饮品;宋代南方与之相关的诃子汤、余甘子汤则声名北被;元代许国祯更使三勒浆重现短暂的风光;...
关键词:三勒浆(三果浆)  印度  波斯  中国  外来饮食  文化交流
汉唐时期于阗的对外医药交流
5
《历史研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陈明  出版年:2008
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唐时期的医疗与外来文明”(05BZS02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汉唐时期,于阗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之一。在众多外来医药涌入的潮流下,一方面,于阗医学文化没有失去本土的主体性,在医学典籍翻译和经验医疗中,仍使用沿袭于阗的道地药材和风土习俗。另一方面,又受到印度、波斯、中原和吐蕃等诸...
关键词:于阗  胡医  出土文书 医学交流  
印度印穆冲突的历史文化因素浅析
6
《当代亚太》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姜景奎  出版年:2003
印度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政治、经济方面 ,而在于文化方面 ,在于信仰的不同。
关键词:印度教徒 穆斯林 教派冲突 宗教史 民族主义  选举制度 文化冲突
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
7
《世界宗教研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王邦维  出版年:2003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古今中外对《法显传》的研究,勾勒了《法显传》的研究历史,指出了历史上一些研究《法显传》的失误,如清人的自大和无知,以及国外对《法显传》的评价。文中还对今后的《法显传》研究提出了看法,认为应该加强与《法显传...
关键词:《法显传》 郦道元 佛教  历史研究 欧洲  生平
菲律宾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
8
《南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吴杰伟  出版年:2016
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由于南海的领土争端,在双边关系上呈现紧张和对抗的局面。中菲关系紧张的时期,正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阶段,菲律宾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与反应,就成为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本文在简要回顾2...
关键词:菲律宾  一带一路 中菲关系  人文交流
证与疏 傅斯年史学的两个面相
9
《中国文化》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羅志田  出版年: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8JJD752081
傅斯年曾提出史学就是史料学的说法,他的见解常受入误解(详後),但其特别强调史料的重要,窃以为仍应引起今日治史者的关注。实际上,若“史料学”包括史料的搜集、整理、解读和运用,还真可以说是大体上涵盖了史学的主要内容。这正是傅...
关键词:史学方法 傅斯年 史料学 误解
“八术”与“三俱”: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印度“生命吠陀”医学理论
10
《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东方学研究院 陈明  出版年:2003
全国哲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1CZS005)
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医学文书是研究中外医学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传世的中医典籍以及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就保留了印度佛教医学知识以及一些天竺方剂。而作为印度古典医学主流体系的“生命吠陀”与中医的影响互动关系是最值得研究的。俄藏Дx...
关键词:敦煌吐鲁番文书 “生命吠陀”  医学理论  印度医学  八术  三俱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