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光明中医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攻邪学派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    学科建设    疑难杂症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43H指数:4北大核心: 2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高脂血症属“痰”属“脂”之辨
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研究杂志社;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知医堂临床部 张大明 杨建宇  出版年:2008
高脂血症现已成为中医临床的重要课题,医者多从痰浊立论治疗高脂血症,而取得一定效果。然笔者以为,高脂血症与痰浊类而不同,不可简单与将高脂血症与痰浊划等号。笔者参考2000年以来53篇有关中医药降脂治疗的报道,拟辨别二者之异...
关键词:高脂血症 痰浊  降脂治疗 中医临床 中医药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2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光明中医学院 孟凡红 秦立新 杨建宇  出版年:2007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具体体现的一个方面。本文探讨了中医学天人相应论的形成基础及其理论内容,并从疾病诊断治疗、防病养生和临床护理等方面探讨了天人相应对中医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天人相应 中医学 《内经》
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验案体会
3
《光明中医》北京知医堂中医门诊;北京光明中医学院 李志明 史金花 范竹雯 李彦知  出版年:2009
关键词:小儿发热 验案 中医药疗法
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50例临床分析
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知医堂门诊;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 李改非 韩蕊珠 杨建宇 王磊  出版年:2007
关键词: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过氧化碳酰胺 中医药疗法  TDP
中医药界应重视“中医灾难医学”学科的建设
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知医堂临床部 杨建宇 贾少谦 李杨(彦知) 史金花  出版年:2008
2003年的"非典"让全世界医学界明明白白地了解了中医药在治疗"非典"等重大疫病中的确切疗效和卓越优势,但是,"中医传染病学"这一学科却仍然没能补上,这一点应引起中医药界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中医灾难医学  中医传染病学 学科建设 建议  
杨建宇教授诊疗疑难杂症的学术经验
6
《中国医药导报》鹤壁市中医院;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知医堂临床部;黄河科技大学医学院 王建仁 李凯歌 李彦知 史金花 刘霞 魏素红  出版年:2007
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颇具优势,临床名家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研究,是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整体中医临床疗效不可或缺的工作。杨建宇教授以治疗疑难杂症屡有奇效而获好评。现总结其点滴学术经验,以供临床参阅。
关键词:中医治疗 气血 阳气 综合疗法
呼之欲出的《中医灾难医学》
7
《光明中医》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知医堂临床部 杨建宇 范竹雯 李杨(彦知) 郑绍明  出版年:2008
关键词:《中医灾难医学》  学科建设 汶川  抗震救灾工作
杨建宇教授中药临床经验点滴
8
《中国医药导报》鹤壁市中医院;北京光明中医学院知医堂门诊 李凯歌 王建仁 史金花 陈培红 刘霞  出版年:2007
中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总结临床医师各自独特的临床用药经验,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并且可启迪后学。杨建宇教授是学验俱丰的中医临床专家,先后担任光明中医杂志副主编、中医药管理杂志副社长、中外健康文摘一医药月刊杂志...
关键词:中药临床药理学  临床经验  杨建宇  
浅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推拿疗法
9
2008中国中医药肿瘤大会暨全国中医药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大会 2008毛得权 李志明 杨建宇 李彦知  出版年:2008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又称机体第三状态或称“灰包状态”,目前医学界对它没有明确定义,多指机体处于健康或非健康的一种状态,以自我种种不适应为主,如失眠、乏力、体力下降、情绪不稳(包括情绪低落、...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 亚健康 推拿疗法 治未病
自然疗法在类风湿病康复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10
中国首届“十一·五”医药发展高峰论坛 2007李彦知  出版年:2007
类风湿疾病的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尤其是现代医学在病因不明,病机不清的情况,更显得窘迫与尴尬.在此情况下,医学界把类风湿康复的希望寄托在了自然医学的诸多疗法,其中重要的方法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本文围绕着这相关问题,谈点粗浅认...
关键词:类风湿病 自然疗法 康复训练 临床治疗  病机 辨证论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