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熊猫    卧龙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雪豹    红外相机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513H指数:11WOS: 43 北大核心: 43 CSSCI: 1 CSCD: 2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图像分类算法研究综述
1
《计算机系统应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赵志成 罗泽 王鹏彦 李健  出版年:2020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区域重点项目(Y82E01,KFJ-STS-QYZD-05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60205);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一三五规划重点培育方向(CNIC-PY-1408,CNIC_PY_1409);国家研发基础设施和设施发展计划(DKA2018-12-02-XX);中科院信息化专项(XXH13505-03-205,XXH13506-305,XXH13506-303);专项大熊猫国际合作资金~~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迅猛发展,特别是硬件条件的改善,计算能力不断提高,深层神经网络训练的时间大大缩短,深度残差网络也迅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深度残差网络作为一种极深的网络架构,在精度和收敛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很好的...
关键词:图像分类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深度残差网络  恒等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
2
《Zoological Research》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 于晓东 罗天宏 杨建 周红章  出版年:20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6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570215);IFS国际合作项目(D/3684-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NSFC-J0030092)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落叶松种植林邻近的天然落叶阔叶林(100年生,5块样地)为对照,分别选择刚种植(5年生)、幼年期(15年生)和成熟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林各4块样地,每个样地4个重复,研究森林不同恢复阶段...
关键词:地表甲虫 森林恢复  多样性 落叶松种植林  天然落叶阔叶林  卧龙自然保护区
基于分子宏条形码分析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的食性
3
《生物多样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陆琪 胡强 施小刚 金森龙 李晟 姚蒙  出版年:2019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SJ01.1718)
作为中亚和青藏高原山地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雪豹(Panthera uncia)对于维持食物网结构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了解雪豹的食性组成和变化对于理解其生态系统功能和物种间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以往的雪豹食性分析...
关键词:雪豹(Panthera  uncia)  非损伤性取样 高通量测序  分子条形码  食性分析 邛崃山脉  
四川邛崃山脉雪豹与赤狐时空生态位关系
4
《兽类学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四川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施小刚 史晓昀 胡强 冯茜 金森龙 程跃红 张静 姚蒙 李晟  出版年:2021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物种保育项目(SJ01.1718)。
食肉动物是生态系统中关键的功能类群,探究顶级捕食者和次级捕食者的种间作用和共存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态系统变化和物种种群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是目前全球大型兽类种群衰退背景下的重要议题。在动物物种生态位的诸多维度中,空间...
关键词:顶级捕食者  中级食肉动物  生态位  种间关系 红外相机  物种分布模型  日活动节律
四川邛崃山脉雪豹与散放牦牛潜在分布重叠与捕食风险评估
5
《生物多样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 史晓昀 施小刚 胡强 官天培 付强 张剑 姚蒙 李晟  出版年:2019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2110404:MM-2016-026;MM-2017-026)
由雪豹(Panthera uncia)捕食散放家畜引起的人兽冲突是目前中国雪豹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四川邛崃山脉地处雪豹分布范围的东南缘,本研究以邛崃山中部的自然保护区群为研究区,收集了2014–2018年红外相机调查...
关键词:人兽冲突  放牧管理 保护地管理  物种分布模型  红外相机 保护地网络  
卧龙保护区三种中型食肉动物的生态位差异
6
《动物学杂志》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棉管理处;四川省林业勘查设计研究院 胡强 林红强 戴强 杨志松 何流洋 张文 施小刚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70520);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同域犬科动物调查和保护管理规划研究项目;四川省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保护站豺野化放归及重引入项目。
2014至2019年,利用红外相机对卧龙保护区的赤狐(Vulpes vulpe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进行了监测,并分析比较了三者的栖息地...
关键词:栖息地 日节律 生态位 红外相机
基于红外相机调查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7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邓生保护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侯金 杨建 李玉杰 黄金燕 刘巅 张晋东  出版年: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517);西华师范大学留学归校人员资助专项(14B01);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项目(17YC358);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7E073;17E074);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427301);川港卧龙持续合作计划项目(HK09;SC07)
【目的】调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兽类资源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为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布设165台红外相机,调查野生兽类的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
关键词: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兽类 物种丰富度 时空分布特征
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
8
《四川动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贾陈喜 郑光美 周小平 张和民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 370 2 0 4 ;3990 0 0 2 3;39830 0 3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 (KSCX3-IOZ - 0 2 )资助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 ,对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进行了研究。孵卵期 (5月 )雄鸟的活动区面积为 31 90hm2 ,雌鸟为 8 6 7hm2 。育雏期一个家族的活动区面积为 15 4 5hm2 (6...
关键词:繁殖期 繁殖季节  倒木 育雏期  卵期 灌木林  空地  活动区 面积  特征  
基于MaxEnt模型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Panthera uncia)适宜栖息地预测
9
《四川林业科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乔麦菊 唐卓 施小刚 程跃红 胡强 李文静 张和民  出版年:2017
香港援建卧龙灾后重建可持续发展项目SC07;大熊猫国合资金科研专项WL16;林业自然保护区补助资金资助
2013年11月到2016年3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27个位点布设了红外相机,其中10个位点成功拍摄到雪豹影像,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雪豹在卧龙的适宜栖息地。结果显示:雪豹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345km2,占总面积的12%...
关键词:雪豹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适宜栖息地  MaxEnt模型  
“在哪里”和“有多少”? 中国雪豹调查与空缺
10
《生物多样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Faculty of Agriculture;世界自然基金会;荒野新疆;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治多县索加乡人民政府 刘沿江 李雪阳 梁旭昶 刘炎林 程琛 李娟 汤飘飘 齐惠元 卞晓星 何兵 邢睿 李晟 施小刚 杨创明 薛亚东 连新明 阿旺久美 谢然尼玛 宋大昭 肖凌云 吕植  出版年:2019
雪豹(Panthera uncia)分布广泛且调查难度较大,全世界的雪豹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雪豹基础数据的缺乏。本文通过检索1980至2018年已发表的含有中国境内雪豹分布和密度信息的中英文文章共35篇,从中提取出雪豹的...
关键词:雪豹 中国  分布  密度  空缺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