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栽培技术    小麦    选育    大豆    玉米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50H指数:8北大核心: 15 CSCD: 1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作物耐旱性与叶片水势简报
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宿州农业学校 沈维良 柳建国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SPAC理论分析大豆、花生、玉米、甘薯4种作物水势分布特点及耐旱性结果表明,植物叶片水势是植物水分状况的较好生理指标,玉米根、叶间水势差为0.293MPa,叶位间水势差为0.067MPa。不同作物叶片水势差异显著,作物...
关键词:作物 叶片水势 耐旱性 禾谷类作物 甘薯 土壤水分
叶面肥及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2
《安徽农学通报》安徽省宿州市农科所;凤阳武店农技站 赵开兵 李传军  出版年:2001
大豆生长期内 ,用叶面肥自强神力肥王喷施、灌根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必多收喷施叶面 ,增产率分别为 15.4 3 %、9.84 %和 9.3 1% ,均有显著增产效果 ;用叶面肥农丰宝喷施叶面 ,增产 2 .93 % 。
关键词:大豆 叶面肥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产量  农艺性状
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3
《土壤》安徽省宿州市农科所;宿州市墉桥区农科所 沈维良 周广成 刘朝武  出版年:2000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 ,同等数量的氮素 ,不同的运筹方式 ,对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和产量影响很大。“氮量的 30 %后移”呈增产效应 ;“氮量的 70 %后移”呈减产效应。“70 %的氮素基施 ,30 %的氮素拔节—孕穗追肥”的...
关键词:氮肥 运筹方式 小麦 群体结构  产量  
糯玉米皖玉18高产优质栽培及产业化研究
4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 李猛 周广成 陈现平 张建  出版年:2008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C300497)
介绍了糯玉米皖玉18特征特性,论述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阐述了其产业化技术。
关键词:糯王米  皖王18  栽培技术 产业化  
大豆新品种皖宿215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5
《大豆科技》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宿州综合试验站 赵开兵 沈维良 王路路 姜磊  出版年:2013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04-CES23)
皖宿2156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区域广等特点,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关键词:大豆 皖宿2156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非洲菊科研究进展
6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宿州学院生化系;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 张安文 高贵珍 闫启云 张瑞芳 李成江  出版年:2007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07A128ZC)资助
回顾了近年来有关非洲菊在遗传育种、组培繁殖及无土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非洲菊的科研生产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非洲菊 育种 组培 无土栽培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的适宜收获期研究
7
《中国农学通报》安徽省宿州市农科所;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 吴兰云 徐茂林 周得宝 陈洪俭 陈现平 李建花 李金才  出版年:2010
国家(宿州)玉米综合试验站"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
为了探讨玉米适期晚收的增产效果,对淮北地区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和农大108体积、粒重、水分和灌浆速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授粉前45天子粒湿体积增加较快,灌浆到55~60天湿体积达最大;2个品种的干体积随着灌...
关键词:淮北地区  夏玉米 适期晚收  
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皖麦5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8
《农技服务》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朱卫生 蔡世舫 程守忠  出版年:2008
阐述了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皖麦5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皖麦53  特征特性  栽培
淮北地区高产小麦的氮肥和密度效应研究
9
《中国农学通报》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吴兰云 周得宝 徐茂林  出版年:200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06-15)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析了淮北地区高产小麦的氮素和密度效应,得出综合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氮素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二者的互作是负效应,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密度也能增加公顷穗数,但二者增加都会使...
关键词:淮北地区小麦 氮肥 密度  效应  
麦喜、使它隆及混剂防除麦田杂草试验
10
《杂草科学》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灵璧县植保站 许家春 赵开兵 沈维良 王武洲  出版年:2003
5.8%麦喜SC单剂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不理想,但其与40%快灭灵EC、20%二甲四氯AS混合施用,防除效果大大提高。
关键词:麦喜 杂草 防效  混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