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宗教    民族地区    瑶族    回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355H指数:10北大核心: 76 CSSCI: 86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实践、困境与突破: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策略与路径选择——以广东为例
1
《广西民族研究》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吴泽荣  出版年:2020
传统村落是历史上人类聚居而自然形成的聚落形态,其存在实现了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广东民族地区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破败甚至消失的危机,亟待进行全面的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发展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有利于保存传统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发展路径  
设计赋予“现代感”:传统手工艺回归现代日常生活的路径
2
《艺术设计研究》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王维娜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16JJD850017)的阶段性成果。
审视“传统手工艺回归日常生活”这一命题,消费主义的逻辑不容忽视。手工艺品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象征之物,而是作为设计—生产—消费链条中的消费之物,被纳入到消费社会语境,具有了功能物和符号物的现代性特质。现代设计通过一种符号学的...
关键词:现代感 手工艺 设计  生活美学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进程——以广东珠三角城市为例
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民族所 盘小梅 汪鲸  出版年:20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就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BMZ054)
改革开放后,广东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其中包括大量来自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广东珠三角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涉及三类主要人群的社会文化特征及社会互动过程。广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都市流动穆斯林文化适应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基于问卷调查的广州个案实证研究
4
《青海民族研究》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陈晓毅  出版年:2010
广州市民族宗教局2009年研究课题<广州市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以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三层面分析模式为叙述框架,统计广州流动穆斯林群体的人口基本信息,描述其在物质(经济)层面、制度(社会)层面和精神(宗教)层面的文化适应状况,...
关键词:流动穆斯林 文化适应 存在问题  政策建议  广州  
旅游开发中的多元主体与利益博弈:粤北Y村个案研究
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沈萍 温士贤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本下乡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研究”(19BJY212)。
在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普遍存在多元主体间的协作配合与利益博弈。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者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尽管各利益主体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博弈,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尚未形成占支配地位的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
关键词:旅游开发 利益博弈 社区参与 乡村振兴  
民族服饰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初论
6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所 孙九霞  出版年:2000
民族服饰和民族宗教虽然分属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民族服饰文化对宗教文化具有折射作用。二、宗教文化对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三、以萨满服饰为...
关键词:民族服饰 图腾崇拜 萨满教 服饰文化 宗教文化  共通性  萨满服饰  
边界与纽带:社区、家园遗产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以广东连南南岗千年瑶寨为例
7
《广西民族研究》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盘小梅 汪鲸  出版年:2017
作为从西方社会学引介进入中国的概念,"社区"经历了从学术话语逐渐向社会传播的过程。现在城乡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日益面临丧失原生纽带的危机。作为社区的少数民族村寨,既需要依靠社区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又需要依托"家园...
关键词:社区  社区建设 家园遗产  特色村寨  
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社会意义——以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员工为例
8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所 陈晓毅  出版年:2005
以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村寨少数民族员工为例,论述了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社会意义。 城市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提升了他们自身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的现代性,同时还为城市提供了多元 化的文化生态环境,为流出地提供...
关键词:城市外来少数民族  文化适应 社会意义  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9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所 周大鸣 吴宁  出版年:2009
文章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活动为例,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做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与反思。目的不仅是为了反思学科发展的成败得失,而且更为了应对学科本身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对话的需求。...
关键词:中山大学  人类学 民族学
广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10
《黑龙江民族丛刊》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吴泽荣  出版年:2016
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有利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特色民居、培育特色产业、传承民族文化,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本文以广东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建设为考察对象,总结发展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村寨  保护  发展  现状  思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