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省萧县气象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雷电防护    人工增雨    卫星云图    人工增雨作业    雷电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电气类    建筑类    自动化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43H指数:4北大核心: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气象指标分析及在测报上的应用
1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省萧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安徽省萧县气象局 王向阳 黄咏沧 刘升 姜磊  出版年:2005
将发生赤霉病年份的气象资料与历年平均值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萧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主要与 4月下旬和 5月上旬的雨量、湿度和光照时数关系密切。通过聚类分析表明 :如果 4月下旬的降雨量在 2 5mm以上 ,相对湿度在 6...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气象指标 预测预报  萧县  
一次罕见晚霜冻对春季葡萄的冻害及晚霜冻的预防
2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省萧县气象局;安徽省萧县园艺总场;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 刘升 张长俭 戚尚恩  出版年:2011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从气象条件、冻害机理、冻害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萧县晚霜冻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2010年春季晚霜冻造成该县葡萄冻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关注天气、推迟葡萄物候期、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强抗寒能力等项预防措施,...
关键词:晚霜冻 最低温度 冻害差异  冻害机理  重灾原因  预防措施
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探讨
3
《现代农业科技》安徽省萧县气象局;安徽省防雷中心 刘升 王晶  出版年:2011
雷电防护在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共用接地系统和综合布线等方面介绍了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室的雷电综合防护问题,并指出防雷装置在检测维护时应注意的几种情况,以为自动气象站的长期、...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雷电防护 检测维护  
棉铃虫中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省萧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安徽省萧县气象局 宋爱颖 王向阳 黄娟 王顺建 黄咏沧  出版年:2004
对 1972~ 2 0 0 2年安徽省萧县棉铃虫测报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整理 ,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与预测对象相关显著的预测因子 ,进一步进行二次多项回归分析 ,逐年建立了 2 0 0 0~ 2 0 0 3年各代棉铃虫产卵...
关键词:棉铃虫 中期预测  模型  
卫星云图在淮北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
5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省萧县气象局;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 刘升 陈邦怀 娄成华  出版年:2011
卫星云图是监视云环境、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天气的有用工具。通过对2011年2月份淮北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实例的分析,云图在判断天气系统移动方向、云类、含水量以及选择人工增雨作业时机、作业区域、作业方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明...
关键词:人工增雨 云图应用  作业效果  
对人工影响天气的认识
6
《农技服务》安徽省萧县气象局 刘升  出版年:2011
详细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历史、现状、作用及人工增雨防雹的基本原理、作业流程、作业条件等,指出人影作业、弹药存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当前人影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基本原理  作业流程  注意事项  问题与建议  
浅谈霜的观测
7
第六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2011 出版年:2011
本文从冬季、春秋季节、积雪、雾凇、雨凇等方面分析漏记霜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 以及特殊情况下霜的编报等,供测报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霜  观测  注意事项  
浅谈景区雷电防护
8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3刘升 朱学才  出版年:2013
雷电曾数次引发森林大火,预防起来又比较困难.本文把“驱雷——引雷”理论应用于景区雷电防护中.根据雷击选择区、雷电主次导路径、人员密集度以及其它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等,分别进行直击雷防护,以避免或减少景区雷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森林火灾 雷电事故 安全防护
宣传之于人工影响天气
9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4黄永沧  出版年:2014
本文通过对萧县十六年人工影响天气宣传工作的经验总结,对人工影响天气宣传工作中的主体和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宣传工作的具体做法,以及对不同的宣传对象所采取的不同的宣传方式和内容,为基层县局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宣传工作  
从一次罕见的秋季暴雨灾害谈城市沥涝及减灾措施
10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2012刘升 王晶 张奎超  出版年:2012
暴雨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笔者通过对萧县降水资料、2010年9月7日暴雨天气过程及城市建设、地形特点等方面综合分析,探寻该县暴雨发生的月年变化规律,以及本次沥涝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城市沥涝减灾措施。
关键词:暴雨 城市沥涝  原因  减灾措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