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领导干部    领导者    乡村    京津冀    农村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哲学类    

被引量:162H指数:4北大核心: 57 CSSCI: 14 CSCD: 6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直播电商关系纽带、心流体验与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
1
《商业经济研究》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刘本琪  出版年:2023
2021年沧州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213206016)
本文结合社会交换理论以及心流理论,旨在检验不同类型的直播电商关系纽带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作用效果,以及心流体验在直播电商关系纽带与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间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直播间活跃度对直播电商关系纽带与消费者...
关键词:消费者 冲动性购买意愿  直播电商  关系纽带  心流体验  直播间活跃度  
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
《党史博采(下)》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李满营 石传延 刘宝珍 刘本琪  出版年:2014
2014年度河北省政研会研究课题<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023]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是血脉,是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准确把握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通过对沧州市...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 文化需求 文化建设
水利工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3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刘本琪 李满营  出版年:2022
水利工程项目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阶段都会有大规模的投入和产出,能够切实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的影响。水利工程在施工阶段和开始运营使用时都会产生经济...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  支柱产业  水利工程项目 施工阶段
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开发与运用——以沧州市委党校现场教学为例
4
《文化产业》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刘俊娥 马静 李明明  出版年:2021
2020年河北省委党校立项课题,课题编号HBSWDX097。
沧州红色文化是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效的有效资源。我校以沧州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千年运河红色沧州”为主题的党性锻炼现场教学项目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效性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红色文化 现场教学 党性教育
基层“疲态治理”的典型表现、根源与治本之策
5
《领导科学》中共河北沧州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室 卞超  出版年:2021
当前,一些地方的基层治理陷入“疲态治理”怪圈,在高强度的任务、高频次的督查、高压力的问责、低激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人少事多、疲于应对,权小责重、疲软无力,效率低下、疲弱不堪等典型疲态表现。要破解基层“疲态治理”怪...
关键词:基层工作  “疲态治理”  督查 问责
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6
《经济研究导刊》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李满营 刘本琪 石传延  出版年:2019
2019年度沧州市社科联立项课题“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2019190)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们的需求结构愈加丰富,水平越来越高。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土地规模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农产品结构 质量  品牌化 综合效益  
科学把握群体心理演变特征,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
7
《河北学刊》中共沧州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 吴洪凯  出版年:2011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课题《科学把握群体心理演变特征,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201101206).课题负责人:吴洪凯,课题组成员:侯玉兰、邵青艳、李小娜、徐华
群体心理具有不同于个体心理的显著特点,科学了解和把握群体心理的特征、演变规律、在群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正确及时地处置群体性事件,避免群体事件激化。
关键词:群体心理 特征  群体性事件
提升部属执行力的七大要领
8
《领导科学》中共河北沧州市委党校 崔铁吉 杜玉先  出版年:2006
关键词:部属执行力  领导者 组织形式  工作分工 表率作用
现代柔性领导的固有特征
9
《领导科学》中共河北沧州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室 杜玉先  出版年:2002
关键词:柔性领导  领导方式  领导效能  领导实践  
农村失地妇女权益保障问题调查
10
《中国集体经济》中共沧州市委党校 王富新 迟兴爽 杨淑敏 赵振俊 高建平  出版年:2010
河北省妇联20090019号课题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农村妇女一旦失去土地权益的将趋于贫困,成为农村的弱势群体。文章通过调查了解了失地妇女的生活现状、困难,并分析深层原因,提出了保护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以期达到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的目的。
关键词:失地妇女  权利 权利保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