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一带一路    外交    政府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水利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哲学类    

被引量:1,445H指数:19EI: 7 北大核心: 110 CSSCI: 119 CSCD: 14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1
《国际贸易问题》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谭秀杰 周茂荣  出版年:2015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AOCZDA201309)的资助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推动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国际贸易是该战略的基础和纽带。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了影响因素。...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  引力模型
中国碳交易试点配额分配的机制特征、设计问题与改进对策
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国能源组 熊灵 齐绍洲 沈波  出版年:2016
通过对中国碳交易试点和欧盟、加州碳交易体系的配额分配机制进行比较,笔者分析中国试点的独特机制特征,剖析各试点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碳交易试点形成了总量刚性与结构弹性结合、历史法与基准法切分结合、免费配发与有偿拍卖结合...
关键词:碳交易试点 配额分配 机制特征  设计问题
基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北极治理机制创新
3
《探索与争鸣》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暨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丁煌 朱宝林  出版年:201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参与极地治理战略研究”(14JZD032);“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极地国家政策研究”(CHINARE2015-04-05-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行为依据及路径选择”(2015633020201)
目前北极的治理理念及其主导下的治理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功能不足,不能很好地解决北极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对北极治理的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有利于在北极形成和谐共生、合作共...
关键词:北极治理  北极治理机制  创新“命运共同体”  中国参与  
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 EI收录)
4
《水科学进展》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跨境河流水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 何大明 刘恒 冯彦 倪广恒 孔令杰 龙爱华 张长春  出版年:20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A0601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202232)~~
全球变化影响下,水危机位列未来10年世界风险之首,以国际河流区的跨境水纠纷及其导致的地缘战略竞争最受关注。科学调控跨境水安全,保障国家水权益,面临诸多科学与技术难题。回顾了国际河流水安全与水权益保障的研究进展,判识了存在...
关键词:跨境水资源  理论与方法  全球变化 生态补偿与国际水法  澜沧江-湄公河  国际河流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日本的考量与阻力
5
《国际问题研究》武汉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王竞超  出版年:2019
伴随中日关系回暖,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转向积极,愿与中国推进在沿线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日本对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既是其欲在经济上"联华御美"、实施"有限自主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也与国内利益集团的强烈诉求密切相...
关键词:中日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  第三方市场合作  
澜湄水资源合作:矛盾与解决路径
6
《国际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屠酥 胡德坤  出版年:2016
澜沧江—湄公河沿岸6国虽然在水资源开发中涌现出各种矛盾,但由于彼此间存在现实利益的交织,所以合作是大势所趋。澜湄合作机制建立后,中国可在这一机制框架下积极倡导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实现流域国家间公平合理的水资源...
关键词:澜沧江  湄公河  水资源管理 澜湄合作  
“近北极国家”还是“北极利益攸关者”——中国参与北极的身份思考
7
《国际论坛》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阮建平  出版年:201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参与极地治理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JZD032)的研究成果
身份是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它包含了各方对主体资格及其相应权益的认可。恰当的身份选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修辞问题,还必须立足于现实的政治进程及其利益结构。随着北极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参与的深入,作为一个北极域外国家,中国以何种身份...
关键词:中国  身份选择 北极  近北极国家  利益攸关者  
开启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新征程
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李国强  出版年:20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文章从中国边疆研究的学术传承、边疆理论研究的时代需求、边疆治理的现实挑战三个方面探讨了边疆研究的学术规律、中国边疆学学科逻辑,并对中国边疆学的定义及学科目标、学术...
关键词:边疆研究 中国边疆学 学科建设
国际海底区域“开采法典”的制定与中国的应有立场
9
《当代法学》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杨泽伟  出版年:2018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维护中国国家权益的国际法问题研究"(17JJD820006);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2016-2017年度指向性课题"深海采矿规章制定与我国海区油气资源开发问题研究"(17GBQY110)的阶段性成果
国际海底区域"开采法典"的制定,采用"由分到总"的方式。2016年公布的"开采规章",呈现出国际海底管理局处于一种明显的优势地位以及相关利益攸关方对一些条款争议较大等特点;2017年公布的"环境规章",则体现出临时性、对...
关键词:国际海底区域 开采法典  开采规章  环境规章  中国深海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定位、表现与问题——兼谈对“南海仲裁案”的启示
10
《国际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刘衡  出版年:2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海洋争端国际仲裁的新发展与中国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3CFX113)的阶段性成果
自1997年出现第一例案件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利用率,成为海洋争端解决中的亮点。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唯一的剩余方法"之设计使得依附件七仲裁所设立的仲裁法庭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仲裁 国际争端解决  “南海仲裁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