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玉米    高产    抗旱性    海拔    杂交水稻    

研究学科:

被引量:293H指数:8北大核心: 11 CSCD: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玉米抗旱鉴定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进展
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 霍仕平 晏庆九 宋光英 许明陆  出版年:1995
综合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抗旱性是玉米在水分胁迫环境下,体内细胞在结构、生理及生物化学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后,最终在植株形态和产量上的集中表现。因而在干旱条件下,根冠比、植株高度、叶片大小、叶着生姿态,叶片及叶...
关键词:玉米 抗旱性指标 植株形态 叶水分  
玉米抗旱性的遗传和抗旱品种的性状选择
2
《玉米科学》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 霍仕平 晏庆九 宋光英 许明陆  出版年:1995
玉米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加性效应是该性状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在干旱条件下,通过对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开花性状和产量构成性状的直接或间接选择,并进行综合评判,便可选育出既高产又抗旱的玉米品种。
关键词:玉米 品种  抗旱性 性状 选择  遗传  
纬度和海拔对西南春玉米区中熟玉米品种生育期的效应
3
《作物学报》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霍仕平 晏庆九 黄文章  出版年:1995
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纬度、不同海拔的8个中熟玉米品种主要生育阶段的时间变化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从出苗至抽雄、出苗至抽丝、抽丝至成熟、播种至成熟的时间随纬度和海拔升高明显延长。当海拔高度不变,纬度每升高...
关键词:玉米 纬度 海拔 中熟品种 生育期效应  
摘除病叶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研究
4
《植物保护》四川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卿九龄 黄成文 黄仁军 李青春  出版年:1994
1990-1993年,对摘除病叶防治玉米纹枯病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心叶期摘除病株上病叶,其防效显著高于喷用井岗霉素,摘除病叶后茎秆患处涂井岗霉素液,10天后防效高达100%,30天防效仍达81.8%。
关键词:玉米 纹枯病 摘除病叶  防治  
杂交水稻理想型机械化制种组合Ⅱ优86
5
《杂交水稻》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 吕直文 郑济万 卿明敬 黄成文  出版年:1996
四川省农牧厅资助
Ⅱ优86不仅丰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同时在制种上,具有亲本播期完全相同,株高相差明显,母本可不割叶,F1与父本粒色、粒重、粒形差异较大,制种产量较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关键词:杂交水稻 制种 机械化制种 组合选育
纬度和海拔对西南地区中熟玉米品种灌浆期和粒重及株高的效应
6
《中国农业气象》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霍仕平 许明陆 晏庆九  出版年:1997
对6个中熟玉米品种在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的灌浆期、千粒重、株高和穗位高的变异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的上述4个性状与纬度和海拔之间均表现为二元线性回归关系,模型对性状的决定程度达90%以上。...
关键词:玉米 灌浆期 粒重 株高 纬度 海拔
玉米抗旱的生理基础
7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霍仕平 晏庆九 许明陆  出版年:1995
玉米抗旱的生理基础霍仕平,晏庆九,许明陆(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634006)玉米的抗旱性是玉米在水分胁迫环境下,体内细胞在结构、生理及生物化学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后,最终在植株形态和产量上的集中表现,换句话说,细...
关键词:玉米 抗旱性 生理基础
玉米抗旱性相关研究概述
8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霍仕平 晏庆九 宋光英  出版年:1994
玉米抗旱性相关研究概述霍仕平,晏庆九,宋光英(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作物抗旱性研究中,有许多性状与抗旱性密切相关,但在测定时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即便如此,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固定,测定时取样量较大,在实践上...
关键词:玉米 抗旱性 研究  
灰色关联分析在甘薯高产育种上的应用
9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四川省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徐茜 张兴端 王良平 黄文章  出版年:1995
关联分析是灰色理论中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数列)间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关联程度。应用关联分析的这一原理,通过各种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关联系数ε_i(k)及关联度r_i研究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的影响程度。结果...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甘薯 关联度  高产 育种
杂交水稻控蘖增粒高产原因分析
10
《江西农业科技》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 赵正武 张甲 雷树凡  出版年:1996
四川省农牧厅栽培攻关项目
从分蘖消长、成穗率、穗长分布、茎秆粗细、穗粒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杂交水稻双本插增产原因。结果表明,双本插本田分蘖较少,无效分蘖时间短,分蘖成穗率达82.24%;穗长分布倾向大穗,群体穗型质量好,茎秆粗(倒二节)在0.4cm以...
关键词:杂交水稻 双本插  穗长 茎粗 穗粒结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