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夫余    东征    政治    渤海国    积石墓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被引量:74H指数:5北大核心: 12 CSSCI: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夫余后期王城考兼说黄龙府
1
《东北史地》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集安博物馆 张福有 孙仁杰 迟勇  出版年:2011
夫余后期王城在何地,向有分歧。其中,辽代"黄龙府"的分期与定位是突破口。与辽代"黄龙府"有关之地,从公元926年到1115年,共历189年,分为三个阶段,位于三个地点。夫余前期王城在吉林龙潭山一带,是由龙潭山、东团山和九...
关键词:夫余后期王城  黄龙府  通州  农安  辽源龙首山山城  
试论北燕与高句丽的政治关系
2
《东北史地》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薛海波  出版年:2010
冯跋建立北燕后,为了获得高句丽对北燕政权的支持,不得不先推举高句丽王族旁支高云为北燕天王。在北燕灭亡之际,高句丽则趁北燕无力抵抗北魏之机,将数万户北燕民众裹挟至高句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高句丽杀北燕主冯弘的主要原因并不...
关键词:北燕  高句丽  政治关系
凤林文化刍议
3
《北方文物》赤峰学院历史系;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张国强 霍东峰 华阳  出版年:2006
凤林文化是汉魏时期分布在三江平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保安村城址凤林文化遗存为代表,晚期以凤林城址凤林文化遗存为代表。凤林文化是在滚岭兔文化、团结文化基础上,吸收了部分高句丽文化因素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风林文化  分期  文化因素
高句丽早期“那部体制”探析
4
《东北史地》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薛海波  出版年:2007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2006年重点规划项目;<高句丽政治制度史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06282
高句丽建国神话反映了高句丽建国前后较短的时间里,高句丽的地方政治体制是以不同地域的族群为其构成基础。"那部体制"是高句丽根据鸭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和族群关系而建立的地方一级统治体制。"那部体制"内部设有相对简单的官僚体制,...
关键词:高句丽  建国神话  “那部体制”  族群
试析高句丽食邑制度
5
《东北史地》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李爽  出版年:2008
食邑制度是高句丽前期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运行,对高句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高句丽  食邑 食邑制度  
以王权为中心的高句丽政治制度考察
6
《东北史地》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祝立业  出版年:2007
国体和政体构成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王权的伸缩最能反映一个王国各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本文即着眼于高句丽不同阶段王权的消长,确立高句丽政治制度史的分期,并阐明各个分期的一般情况。
关键词:高句丽  王权形态与国体、政体  政治制度分期  
高句丽政治制度的性质、特点及成因
7
《东北史地》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刘炬  出版年:2008
高句丽政治制度具有独特属性,而这种独特性又与其建国初期的东北形势与客观条件有着密切关系。高句丽政权建立之际,当地并存着中原的君主集权观念和秽貊人的民主观念,这就导致了高句丽政治制度王权与贵族权并存的特点;高句丽政权建立以...
关键词:高句丽  政治制度 性质  特点  成因  
高句丽的伯固王及相关史事整理
8
《东北史地》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 刘炬  出版年:2012
高句丽太祖大王宫至东川王位宫这段历史,在史籍记载中最为混乱,其矛盾核心就是伯固的问题,包括:伯固与太祖王宫和次大王遂成究竟是兄弟关系还是祖孙三代关系;伯固究竟是何时即位且在位多久,而与此关系密切的是故国川王与山上王是否为...
关键词:高句丽  前伯固  后伯固  
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墓浅析
9
《内蒙古文物考古》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高芳 华阳 霍东峰  出版年: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07JJD780115)
在以往的考古报道和研究中,学者们多使用老铁山积石墓、将军山积石墓等遗址名称。经查,这两地点相距不远,而且积石墓相连成片①,同时有学者指出:'过去所谓老铁山积石冢,实际上是包括将军山积石冢在内'②。因此笔者以为这两个遗址名...
关键词:石墓  将军山  老铁山  小珠山  上层文化  城子崖  岳石文化 相对年代  足盘  大汶口文化
文家屯积石墓浅析
10
《博物馆研究》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吉林省高句丽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高芳 华阳 霍东峰  出版年:2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07JJD780115)
文家屯遗址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四平山南麓,积石墓则主要分布在遗址的西南至东北的山岭上,即东胡庐山、东大山、张墓后山等山脉的山脊上,统称之为文家屯积石墓。积石墓的分布数量为:东胡庐山14座,东大山6座,张墓后山35座...
关键词:大连市甘井子区  遗址 庐山  东胡  大山 后山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