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稻    玉米    栽培技术    马铃薯    免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1,083H指数:14WOS: 18 北大核心: 51 CSCD: 4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发展套作大豆,振兴大豆产业
1
《大豆科学》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杨文钰 雍太文 任万军 樊高琼 牟锦毅 卢学兰  出版年:2008
农业行业(大豆)科研专项项目(nyhyzx07-004-1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5A010)
中国大豆供求失衡,振兴大豆产业势在必行。北方大豆正面临单位土地产出率低带来的比较效益低下、产销分离引起的成本增加、大面积重迎茬种植带来的减产严重、油酯和蛋白质含量不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进一步发展。套作大豆作为南方新型旱地...
关键词:套作大豆 大豆产业 振兴  南方大豆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2
《作物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邓飞 王丽 刘利 刘代银 任万军 杨文钰  出版年:2012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5);四川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四川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培育基金资助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仁寿、郫县和雅安生态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
关键词: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水稻 干物质生产 产量  
旱地新3熟“麦/玉/豆”模式的内涵、特点及栽培技术
3
《耕作与栽培》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雍太文 任万军 杨文钰 樊高琼 牟锦毅  出版年:2006
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04NG020-017)
旱地新3熟“麦/玉/豆”种植模式集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为一体,具有抗旱节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大豆生产能力,改革耕作和收获方式、保护性耕作土壤等特点,以及省工节本增效和肥地环保生态等优点;四川省多年多点示范推...
关键词:旱地新3熟  麦/玉/豆特点  栽培技术
南方丘陵地区旱地新三熟麦/玉/豆高效栽培技术
4
《作物杂志》四川农业大学作物生产系;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天全县农业局 杨文钰 张含彬 牟锦毅 任万军 雍太文 李兴佐 陈平 陈文  出版年:2006
四川省重大攻关项目"盆周山区可持续农业发展技术与示范"(04NG020-017)
在南方丘陵地区采用的旱地新三熟麦/玉/豆套作模式,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扩大绿色面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两年的试验推广,总结了麦/玉/豆的配套种植栽培技术。
关键词:南方丘陵地区  麦/玉/豆  栽培技术
免耕与秸秆高留茬还田对抛秧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
《应用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任万军 黄云 吴锦秀 刘代银 杨文钰  出版年:2011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5;2011BAD16B05);农业部行业科技项目(200803028;201103001)资助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免耕+秸秆还田、免耕、常耕+秸秆还田、常耕4种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剖面不同层次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耕作方式的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其中免耕+秸秆处理上、下土层间的差异大于其他...
关键词:免耕 留茬 土壤酶 水稻  
免耕高留茬抛秧对稻田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6
《应用生态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任万军 刘代银 吴锦秀 伍菊仙 陈德春 杨文钰  出版年:2009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5)资助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免耕+秸秆还田、免耕、常耕+秸秆还田、常耕)对稻田不同层次土壤肥力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土壤中,免耕+秸秆还田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免耕、常耕+秸秆还田和常...
关键词:水稻  免耕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  土壤肥力
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子粒品质的影响
7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云南工业大麻股份有限公司 刘代银 伍菊仙 任万军 吴锦秀 杨文钰  出版年:2009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4BA520A05,2006BAD02A05);四川省攻关项目(04NG020-013)资助
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免耕高留茬抛秧稻氮素吸收、运转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水稻吸氮增多,转移到穗部的比例下降、滞留在叶片中的比例增加,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谷效率下降。增施氮肥提高了糙米率、精米...
关键词:水稻  氮肥运筹 品质  免耕 抛秧 秸秆还田  
发展套作大豆,促进四川大豆产业发展
8
《作物杂志》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雍太文 杨文钰 任万军 樊高琼 牟锦毅  出版年:2007
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YZGG~28);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5A010)
以四川省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麦/玉/豆"为例,分析了四川发展套作大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述了套作大豆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突出、技术优势明显等优势;揭示了套作大豆发展中存在对大豆产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产量低、...
关键词:大豆 旱地农业 套作 产业化  
四川甘薯产业发展及品种应用
9
《中国种业》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卢学兰 崔阔澍  出版年:2019
四川省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甘薯种植省份,曾经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形势的发展,甘薯种植面积下滑,甘薯的需求、利用和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甘薯品种的应用也发生改变。通过对四川甘薯发展形势...
关键词:四川  甘薯 产业发展  品种  
我国黄精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0
《江苏农业科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崔阔澍 肖特 李慧萍 Aaqil Khan George Bawa 陈国鹏 彭腾 李斌 杨文钰 郑本川 吴茂力 詹志来  出版年:2021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编号:2060302);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编号:2018SZYD0003);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苗子工程(编号:2016RZ0061);四川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ZR0069)。
黄精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也是传统药食同源药材,种植和药用历史悠久,不仅具有补气养阴、健润脾肺、益肾之功效,在食品、保健品、观赏、化妆品等方面也有应用价值。全国各地黄精资源品种繁多,容易混杂,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关键词:黄精 种质鉴定 新资源  遗传多样性  育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