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佛教    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    佛源    中国佛教文化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被引量:76H指数:4北大核心: 38 CSSCI: 3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迷信文化批判——对中国宗教学批评精神的一种呼唤
1
《世界宗教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何云  出版年:1999
中国迷信文化貌似杂乱无序,实则是一个强大有序的系统,具有亚文化、准宗教和功利实用三大突出特色,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为害之深,举世罕有其匹。本文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其源流、性质、结构和功能,尤其是面对当代中国民间迷...
关键词:亚文化 中国宗教学 文化批判 批评精神  主流文化 准宗教  宗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社会学  
洛阳龙门石窟与长安佛教的关系
2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常青  出版年:1998
在龙门石窟的初唐艺术中,我们又往往能看到一些与长安造像的相似之处,因此,长安与洛阳之间必然存在着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从唐风佛教艺术发源于太宗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地位始与长安并重的历史情况看,洛阳龙门的初唐...
关键词:龙门石窟  大佛寺石窟  长安  造像艺术 武则天 奉先寺  洛阳地区  老龙洞  石窟造像 佛教艺术
忧患与思考
3
《法音》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中国佛教协会研究室;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王雷泉 释妙华 徐玉成 何云  出版年:1994
关键词:宗教政策  宗教理论 宗教家 社会相  佛教界 中国佛教协会  政教关系 宗教事务  中国宗教 修证  
永明延寿《四料拣》(四料简)的背景、意义及真伪问题
4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杨笑天  出版年:2004
《四料拣》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主张禅净双修、禅净融合,而是“方便抑扬”——以方便力,抑禅扬净,这与延寿《万善同归集》第二十八章问答的“先往西方净土,再求唯心净土”的旨趣基本契合。然而,综合各种因素,特别是通过其义理上的...
关键词:真伪问题  意义  净土 主张  旨趣 唯心 判断  义理
神秀的禅法思想
5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伍先林  出版年:1999
神秀北宗的禅法思想在禅宗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禅法与慧能禅法有一定的内在相通之处,但他坚持主张染净各别的二元论,因而无论是在心性本体论、修行方法还是终极境界论上都与慧能南宗彻底地坚持性空不二的般苦直现不同,从而表现出宗教...
关键词:本觉冷心  观心看净  净念顿超  
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
6
《宗教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伍先林  出版年:2006
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
关键词:菩提达摩 禅法精神  理入  行入  顿悟禅  
曹洞立宗论
7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何云  出版年:1995
本文通过对于曹洞宗创立历史的描述,试图从中总结出事关禅宗宗派兴衰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作者认为,曹洞立宗史的经验与教训都同样突出,耐人寻味:其成功的经验在于从一开始就注重事理、思想的“回互”,这种强调文化整合的独特气质与马祖...
关键词:曹洞宗 石头系  良价  石头宗  南宗禅  《景德传灯录》 马祖道一 偏正回互  《宋高僧传》 无情说法  
宗杲的三教合一思想
8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伍先林  出版年:2002
宗杲是两宋时期佛教禅僧中提倡三教合一的重要人物,他以一个禅僧的大气魄对当时士大夫参禅学佛作了积极的引导。宗杲指导士大夫参禅学佛的理论基础是以佛教禅宗为本位的三教合一思想,以佛教禅学包容和统摄儒道两家之学,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关键词:宗杲 士大夫 参禅学佛  三教合一
如净、道元曹洞禅法蠡测
9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宋立道  出版年:2014
前言 两宋之际中国禅宗进一步发展,当时成熟的禅法体系已经有好几家。曹洞宗的默照禅便是其中负胜名者。曹洞默照禅由宏智正觉创立,该禅法注重坐禅,提倡默照。默照禅有理论有实践,深得当时仕人的欢迎,很快风靡丛林。
关键词:禅法 蠡测 默照禅  曹洞宗 禅宗 坐禅 实践  丛林
南泉普愿的禅学思想
10
《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伍先林  出版年:2012
南泉普愿继承和发挥了马祖洪州宗"平常心是道"的禅法思想,然而南泉普愿针对六祖慧能尤其是马祖道一以来"即心是佛""性在作用"的祖师禅运动的流弊,特别指出"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他强调"大道无形,真理无对"的绝对本体不是处于...
关键词:即心是佛  平常心 大道妙会  绝对本体  相对知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