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盘古神话    壮族    民族    毛南族    原住民族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150H指数:8北大核心: 15 CSSCI: 22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民族乡的几个问题
1
《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  出版年:2002
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包括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建立的乡一级基层行政区域。无论是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所依据的理论看,还是从几十年来民族乡的实践...
关键词:民族乡 法律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民族杂居地区  民族区域自治 性质  乡级基层政权  
布洛陀: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
2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  出版年:2004
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 ,由于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 ,决定了它们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也不相同。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的原生民族 ,在他们的共同文化创造中 ,必然产生他们自己的文化英雄 ,进而产生文化英雄崇拜。他们把本民族文化创...
关键词:布洛陀  珠江流域 壮侗语民族  人文始祖 黄帝 炎帝
论壮族《嘹歌》艺术的美学价值——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六
3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彩銮  出版年:2005
《嘹歌》是壮族歌谣的经典之作,它具有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的双重特性,又是二者的统一体。千百年来,《嘹歌》一直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其所具有的形式美、内涵美、意境美、韵律美、悲剧美及社会美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嘹歌》艺术  美学价值 美学特点
追问盘古——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一
4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  出版年:2006
盘古神话在先秦乃至秦汉时期的汉文古籍中均没有记载,直到三国时代才出现在徐整的《三五历纪》中。盘古神话源自何处?源自什么民族?这是近百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本文及以后将陆续发表的系列研究文章认为,盘古神话来源于华南...
关键词:盘古神话 华南珠江流域  原住民族 壮侗语民族  
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三
5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  出版年:2009
本文认为,族群是偏重于文化特征的概念,民族是偏重于政治的概念。广西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了12个各自具有共同历史来源、文化上各具特点并内部认同的族群,经过民族识别,这些族群被确定为民族,使他们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但是,这种...
关键词:民族识别 族群 民族 族群认同 民族认同
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国家行动--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一
6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覃乃昌  出版年:2009
20世纪中后期,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广西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这是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的一次国家行动,它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贯彻落实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识别 民族平等 国家行动  
红水河稻作文化
7
《农业考古》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  出版年:2004
关键词:红水河流域 稻作文化 自然地理环境 族群 远古时期 居民  稻作农业 布洛陀神话  
壮族舞蹈文化研究
8
《民族艺术》广西民族研究所 覃彩銮  出版年:1997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宗教学等视角,对壮族舞蹈的特征、文化格局以及局限性进行探讨,以期对壮族舞蹈文化作宏观的、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壮族舞蹈 一体多元  局限  
关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的几个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9
《贵州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  出版年:2006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阐述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和意义、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立法  保护  
盘古国文化遗迹的实证考察——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四
10
《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彩銮  出版年:2007
南朝梁人任昉《述异记》记载:“古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为姓。”长期以来,对于任这一地理方位清楚、地点明确、内容翔...
关键词:南海  盘古国 桂林  盘古祠  盘古神话 实证考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