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秦岭南坡    生态种组    生态群    森林植被    ESR测年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42H指数:3WOS: 1 北大核心: 6 CSSCI: 1 CSCD: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秦岭南坡旬河流域森林植被生态种组的初步研究
1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西北大学地理系 康慕谊  出版年:1993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坡甸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森林植被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以地形海拔高度、土壤p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森林环境梯度区分指标,运用主分量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等数学手段,在该流域内划分出9种不同生境(立地)类型...
关键词:生态种组 森林植被 生态群
蒋家沟泥石流堆积物的时代及成因
2
《山地研究》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地理系 雷祥义 李昭淑  出版年:1993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基金
据石英ESR和~14C测年结果,蒋家沟泥石流堆积可分为晚更新世形成的古泥石流堆积和近代泥石流堆积两类。古泥石流堆积再分为早、中、晚三期。扫描镜下观察蒋家沟古泥石流堆积中的石英砂表面机械结构特征和现代泥石流十分相同,例如两...
关键词:泥石流堆积 ESR测年 石英 表面结构  
陕西泾阳县秦郑国渠首拦河坝工程遗址调查
3
《考古》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西北大学地理系 秦建明 杨政 赵荣  出版年:2006
郑国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对陕西省重要文物的保护管理,认识这处遗址的内涵,1985年,陕西省文物局组成调查组,对郑国渠及历代引泾渠首工程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85...
关键词:郑国渠首拦河大坝  结构  古代水利工程技术  
伊贝母种子萌发和籽苗建立
4
《西北植物学报》西北大学地理系 张兰芳  出版年:19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子叶出土萌发的植物类型中,伊贝母种子萌发过程是罕见的。萌发初期,子叶优先生长。首先伸长而突破种皮,接着长出地面,此后,胚根才开始生长并产生不定根。种子萌发后形成特殊籽苗。在地上部分,子叶变绿,成为第一生长季唯一的同化叶...
关键词:种子 萌发 籽苗  伊贝母
陕西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初步研究
5
《国土开发与整治》西北大学地理系,710069 范少言  出版年:1993
本文提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基本地域单元的概念,并建立单元的方法,构造计算城镇区位实力的公式,把陕西城镇体系划分成17个基本地域单元对其结构特征按图论原理进行了剖析,把基本单元分成五类。最后,指出陕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趋...
关键词:城镇体系  陕西  城镇建设  
陕西省子长县生态经济破坏现状解析
6
《农村生态环境》西北大学地理系 刘兴昌  出版年:1991
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对陕西省子长县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该县生态环境质量十分低下,生态平衡失调,经济结构不佳,经济效益甚差。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生态—经...
关键词:陕西  生态经济 生态破坏 分析  
信息论对地图学理论的新发展
7
《地图》西北大学地理系 张仁霖  出版年:1993
信息论是对地图学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现代科学理论。正是地图的通信特征使制图人员对信息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地图信息传输有其特殊性,必须有条件地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可以期待广义信息论的建立必将对地图学的发展产生...
关键词:信息论  地图学 发展  
无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8
《水土保持通报》西北大学地理系 刘兴昌  出版年:1992
通过分析无定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指出该流域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长期不协调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根源。为了促使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化,实现生态经济同步提高和协调发展,笔...
关键词:生态环境 恶化  防治  
漫话人类文明与环境资源
9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西北大学地理系 雷明德  出版年:2000
一、地球是人类起源和社会进步的环境与资源基地,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最佳空间。地球的生成迄今已不少于45亿年,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历史至今也不过100至数百万年,其中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社会文明历史也不过5000...
关键词:环境资源 生产活动  发展  基地  人类社会 社会进步 变迁  地球 历史  文明
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
10
《自然科学史研究》西北大学地理系 赵荣  出版年:1992
影响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中国地理学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域外地理认识的深入;(2)汉族思想文化的继承,决定了地理学的沿革发展方向;(3)社会政治经济需要,促进了一些地理...
关键词:地理学 隋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