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疗效观察    病毒性肝炎    护理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181H指数:6北大核心: 7 CSCD: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疗效观察
1
《中外医学研究》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 田继臣 张淑芳 刘玉梅  出版年:2009
腹泻病仍然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微生态制剂通过补充腹泻病儿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数量,调节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从而达到治愈腹泻病的目的。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
关键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小儿腹泻病 疗效观察  临床观察  治疗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平衡 肠道病原菌
胃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2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 曲智威 史淑君 刘岩红  出版年:1998
为探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对采用胃炎灵治疗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临床观察,并与45例采用养胃舒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病理检查结果及HP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 胃炎灵 养胃舒 治疗  
膦甲酸钠治疗急性乙型临界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3
《临床肝胆病杂志》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吉林市肝病治疗中心 张明 石善江 刘立民 刘岩红 郇晓红 蒋立会  出版年:2001
为观察膦甲酸钠 (PFA)在治疗急性乙型临界性重型肝炎并防止其向重型肝炎发展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选择 19例病人治疗 ,同时随机设对照组 2 1例。治疗组除应用PFA外还与对照组一样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甘利欣、门...
关键词:急性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磷甲酸钠
医院开展药物咨询的必要性和意义
4
《中国医药指南》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刘婉春  出版年:2010
用药咨询是用药师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承接公众对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药师开展用药咨询,是药师参与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也是药学服务的突破口,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药物咨询 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
合理应用抗菌药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5
《当代医学》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刘婉春  出版年:2010
抗菌药是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不合理应用现象的增加,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已达30%~50%,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
关键词:抗菌药物 耐药性 合理应用  
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6
《现代商业》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 潘杰  出版年:2007
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意义重大。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式的需要。因此,寻找一...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  
“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7
《中国医药指南》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 王淑云  出版年:2011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文关怀式的服务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从2007年开始将人性化服务融入整体护理的核心,积极构建人文关怀式护理服务的软环境,从而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很大...
关键词:人文关怀 基本理论  临床应用  
针刺治疗慢性乙肝ALT持续不降58例
8
《中国针灸》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 穆宏志 张明  出版年:2002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针灸疗法 ALT持续不降  治疗  疗效
加味佛手散治疗104例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9
《吉林中医药》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吉林市肝病研治中心 毕德忠 张博  出版年:2001
关键词:佛手散 肝硬化 益气健脾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0
《中国实用医药》吉林省吉林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 卢晶莹  出版年:2009
病因病机分析;免疫损伤,毒性胆汁酸的淤积致肝气郁结血瘀于肝络,久病必虚,肝病及肾脾气虚。辨病、辨证及治疗:用西药对症,中药疏肝利胆补气化瘀,清热利湿解毒疏肝补肾,柔肝化瘀健脾补肾。中药为善扶正补虚、活血化瘀、疏肝利胆、补...
关键词:化瘀补虚  保护肝细胞  调整免疫功能  促进胆汁代谢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