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共产国际    皖江文化    桐城派    中共党史    党内合作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52H指数:3北大核心: 9 CSSCI: 11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皖江文化的特点——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比较
1
《学术界》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 朱洪  出版年:2008
安徽省社科联2006年非资助立项课题;立项号:B2006003
与徽州文化特点(山文化、明清文化、崇理重信等)、淮河文化特点(平原文化、中古文化、尚武重义等)比,狭义上的皖江文化(安庆文化)具有水文化、近现代文化、兴学重智等特点。安徽这三大区域文化具有内在矛盾,同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关键词:皖江文化 特点  皖江经济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来龙去脉——早期中共党史问题研究
2
《学术界》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朱洪  出版年:2013
马林主张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播下了"二次革命论"的种子,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陈独秀因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策略,主持起草了中共二大决议,抵制了"二次革命论"。西湖会议后,陈独秀服从共产国际纪律,接受、宣传了"二次革命论...
关键词:陈独秀  “二次革命论”  共产国际 中共党史
关于皖江文化:从朱书《告同郡征纂皖江文献书》说起
3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 汪军  出版年:2005
清代朱书首倡皖江文化 ,其皖江文化的内涵即安庆文化。皖江文化有两大支脉 :一是古皖禅文化 ,一是移民文化所孕育的方氏学派。
关键词:朱书  皖江文化 安庆文化  古皖禅  方氏学派  桐城文化  新文化运动
南宋爱国诗人华岳的诗风及其成因
4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王永环  出版年:2009
华岳为南宋后期"以气节特闻"的爱国诗人。他的诗风格多样,主要以粗豪使气、悲愤沉郁、真率浅显、清新自然为主,与诗坛流行的"江西"、"四灵"、"江湖"诗风迥异,在南宋后期诗坛独树一帜。
关键词:爱国诗人 华岳  诗风 成因  
方苞父亲方逸巢与曹寅交往考
5
《学术界》安庆师范学院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朱洪  出版年:2012
桐城派鼻祖方苞的父亲方仲舒,字南董,号逸巢,与比自己小二十岁的曹寅是朋友。两人的交往史料(诗、赋、辞等),在曹寅《楝亭集》中有六七处,以前未引起学界的注意。本文根据方苞、方逸巢的有关文献,对该资料尝试作了笺释,内容涉及:...
关键词:方苞  方逸巢  曹寅  《楝亭集》
胡适论桐城派
6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 朱洪  出版年:2003
胡适在留学美国时期和到北大任教以后,对桐城派主要持批判的态度。但胡适同时对桐城派作了肯定。胡适提倡的新文化运动和桐城派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传承关系。
关键词:胡适  桐城派 批判与继承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共识与分歧
7
《学术界》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 朱洪  出版年:2007
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托洛茨基曾主张有条件的支持国民党;三.二○事件后,因与斯大林发生冲突,主张中国共产党退出国民党;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赞成托洛茨基关于中国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赞成托洛茨基的许多观点,是其被开除党籍的主要...
关键词:陈独秀  托洛茨基 中国大革命
“金字塔”与故土情结的关联——试论皖江文化对张恨水创作的影响
8
《池州学院学报》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 郑炎贵  出版年:2008
解剖张恨水创作三千万言"金字塔"现象,对于正确引导繁荣当今的大众文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张恨水非同寻常的"故土情结"着眼,导入其故土文化——皖江文化对作者人品及文品的滋养与影响,特别是天柱雄浑厚重、顶立率性的山品与...
关键词:皖江文化 忠敢  风气近厚  大义 大孝
黄庭坚到舒州略考
9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 孔凡礼  出版年:2007
黄庭坚于宋元丰三年到舒州,交游较广,游潜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自号"山谷"。舒州山谷寺之于黄庭坚可以与黄冈东坡之于苏轼相提并论。对黄庭坚来舒州时间、自号山谷缘由及在舒州的交游情况进行考证,对提升古皖文化很有学术...
关键词:黄庭坚 舒州  山谷寺  
皖山茶文化钩沉
10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研究中心 郑炎贵  出版年:2007
皖山茶发脉久远,且在唐宋时期位于全国顶级珍品之列。皖山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传承性,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皖江文化的内涵与风采。对皖山茶文化系统地发掘可为皖江地区名茶资源的继承发展提供可鉴亮点与文化导向。
关键词:皖山  茶文化 茶诗 茶联 茶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