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庆市中医医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    辨证论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531H指数:11北大核心: 14 CSCD: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分型与中医治疗分析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肾脏科;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 胡仲仪 陈以平 查平 沈玲妹  出版年:1992
189例慢性肾炎均经肾穿刺活检作病理组织分型。西药对照组77例总有效率55.8%,中西医结合组50例总有效率86%,单纯中药组62例总有效率67.3%。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组共112例,其中具有湿热证候占全部病例67%,因此...
关键词:肾炎 病理 辨证分型 中医药疗法
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2
《中医药临床杂志》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骨伤科 李标 吴飞  出版年:2011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共76只患膝)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42只患膝),使用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34只患膝),单纯中医手法治疗。2周...
关键词:老年性膝骨关节炎 中医手法 中药 外敷 内服
艾灸对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镇痛致便秘的疗效观察
3
《中医药临床杂志》安徽省安庆市中医医院 严妍 程园园 任晓琴  出版年:2014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镇痛继发便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的肿瘤患者104例,皆有服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后不同程度的便秘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按肿瘤内科护理常规和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关键词:艾灸 便秘 阿片类药物
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
4
《护理研究(下旬版)》安庆市中医医院 严妍 程园园 任晓琴  出版年:2015
[目的]观察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尘肺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背部叩击排痰。两组治疗均21 d为1个疗程,连续1个疗程。...
关键词:尘肺 体外振动排痰  人工叩击排痰  生活质量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比较研究
5
《吉林医学》安徽省安庆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蒋时军  出版年:2014
目的:分析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两种术式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分析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组再术中术后疼痛、出血情况及术后...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外剥内扎术 重度痔疮
B超诊断子宫肌瘤46例临床分析
6
《中国医药指南》安徽省安庆市中医医院B超室 舒银菊  出版年:2013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B超的声像图特点,探讨B超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B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图像的特点,了解子宫肌瘤大小、位置、形态等,严密观察...
关键词:B超 子宫肌瘤 诊断  
项丛五针治疗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41例
7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 吴海鹏  出版年:2002
目的 :观察项丛五针对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1例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患者 ,采用项丛五针治疗为主。结果 :真性延髓麻痹与假性延髓麻痹的有效率为 90 .9% (10 / 11)和93.3%。结论 :...
关键词:延髓性麻痹 脑卒中 针刺疗法 项丛五针  
护士因素中影响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两大问题
8
《当代护士(中旬刊)》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 严妍 郭秀兰  出版年:20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有利于病人、医院及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作为整体护理中开展得最为成功环节之 的继康教育,在继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需...
关键词:护士 健康教育 知识更新
中医辨证治疗静脉血栓44例
9
《中国民间疗法》安徽省安庆市中医医院 喻志敏  出版年:2004
关键词:中医辨证 静脉血栓 中医药疗法 中药汤剂 祛湿清热  
前列腺素E_1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10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 王艺 刘苏 方国全 严卫国 陈勇  出版年:2003
关键词:前列腺素E1 黄芪注射液 慢性肾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