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声乐    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    课程设置    教学特色    

研究学科:

被引量:11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俄罗斯声乐教学特色探究——以格涅辛音乐学院为例
1
《当代音乐》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陈旸  出版年:2015
俄罗斯的声乐艺术在世界声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声乐教育也独树一帜。进入21世纪,俄罗斯的声乐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声乐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俄罗斯声乐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 评价机制  
东北二人转的文化底色
2
《当代音乐》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陈旸  出版年:2015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广袤的土地上,由于地理环境和居住人群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植根于民间文化的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戏曲,是东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向世人...
关键词:二人转 东北地域文化 文化底色  
当代京剧化风格华语流行歌曲发展探析
3
《音乐创作》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 白英杰  出版年:2017
2016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民族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65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及港台、东南亚的华语流行歌曲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大陆,各种民族风格的流行歌曲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在众多的民族风流行歌曲中,京剧风格的流行歌曲独树一帜,30多年来一直呈上升的发展态势,究竟是...
关键词:华语 京剧化风格  流行歌曲
声乐舞台表演中的形体语言
4
《读与写(上旬)》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段霁珊  出版年:2021
声乐表演的成功,不仅要在演唱技术方面有扎实的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和表演技巧。表演过程中除了演唱之外,形体表演也要恰到好处,即形体动作一定要符合表演的实际需要,并处理好歌唱与形体的关系。
关键词:声乐 舞台表演 形体语言
东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民歌--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的“大传统”“小传统”说开去
5
《当代音乐》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陈旸  出版年:2016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265)
若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所分,东北民歌当属"小传统",亦即"民俗文化"之一部分,但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所言,在上层文化人看起来很粗鄙的民间活动,在一般人的生活世界里倒是非常重要的,它才是真正影响大多数人生...
关键词:东北民歌 大传统 小传统 民俗文化 精英文化
意大利佩鲁贾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体系初探
6
《人民音乐》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权辉  出版年:2010
意大利被誉为“歌剧的故乡”,曾经产生了众多闻名世界的恳歌唱家,产生了无数的歌剧作品。时至今日,意大利的歌剧仍然传唱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台上,其独有的、在几百年的音乐教育中所形成的一套严密的专业歌唱训练方法体系,在世界音乐教...
关键词:音乐学院  教学体系 意大利  佩鲁 声乐 世界音乐教育 歌剧作品 2007年  
声乐演唱分析——以歌剧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为例
7
《新纪实·学校体音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段霁珊  出版年:2020
《我亲爱的爸爸》这首歌剧咏叹调之所以作为女高音的经典唱段被广为传唱,是因为无论从整个乐句还是单个音的细致处理都是经得起仔细推敲、精打细磨。本文通过对歌曲的演唱进行处理分析,以展现这首经典之作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我亲爱的爸爸》  演唱 歌曲分析
一代“学人歌者”赵梅伯
8
《人民音乐》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主任 张黎红  出版年:2008
已故中国近代音乐的先驱赵梅伯先生,被誉为“一部活的中国声乐史”,他是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著名的声乐家、合唱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是第一个赴欧洲留学声乐并第一个将中国民歌介绍到西方的中国音乐家,第一个在西方世界演唱欧洲...
关键词:中国民歌 西方世界  中国现代音乐 “中体西用”  近代音乐 音乐教育家 合唱指挥家
谈民歌演唱与语言声韵的关系
9
《新一代(理论版)》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段霁珊  出版年:2021
我国民歌与语言声韵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字行腔,字正腔圆,是民歌演唱的原则之一。民歌的语言、字音、语调等十分复杂,把歌词和字音融合到演唱中,把字唱正、唱美、唱活是民歌演唱艺术的关键。也说明了歌唱咬字、吐字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族声乐 语言 声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