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特质    伦理道德    知识论    知识    真理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9H指数:2北大核心: 3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活动之评析
1
《社会主义研究》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沈本秋  出版年: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香港政治发展研究"(12CZZ031)
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影响香港的政治发展。他们进行广泛的政策倡导、做出细致的政策评估,深入渗透香港社会。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港活动的实质是帮助香港"反对派"扩大社会生存空间,促使香港在未来为中...
关键词:美国非政府组织  香港  实质  影响  特质
知识的“德”与“真”
2
《现代哲学》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黎志敏  出版年:2010
西方知识论中的"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即"真理"。西方知识论哲学和中西伦理道德学说的运思方式截然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属于不同的领域。如果任由西方知识论哲学以逻辑理性解构中西伦理道德学说的基础(诸如西方的宗教...
关键词:哲学 知识论 真理 伦理道德 对接问题  
低姿态介入: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的美国态度研究
3
《党史研究与教学》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剐研究员 沈本秋  出版年:2012
1982年到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期间美国持什么态度?史料显示,美国一方面尽量保持低姿态,避免给外界造成介入谈判的印象,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出于自己在香港的利益存在,又很关注谈判的前景,希望谈判的结果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关键词:中英谈判  香港问题  美国  低姿态介入  
中国身份变化与对外经济援助
4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沈本秋  出版年:2009
以建构主义理论中的身份概念为依据,对中国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对外援助进行阐释:建国后最初的三十年,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出于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并属于第三世界,以及服务于反殖反霸、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发展来考虑;80年代到90...
关键词:身份 国家利益  对外援助
相对获益视野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环境分析
5
《济宁学院学报》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沈本秋  出版年:2009
国际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在国际合作中关注相对获益,并由此导致合作困难。经过诸多争论,一种共识越来越被接受:国家行为体关注相对获益是有条件的。本文从机制规模、身份认同、地缘政治、议题变化和合作进展五个方面总结了国...
关键词:相对获益  条件  和平发展  
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伦理)建设
6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 2006黎志敏  出版年:2006
本文探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新文化(指以伦理道德等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首先,本文指出中国学者对于外国文学的理解理所当然地不同于外国学者对于他们本民族文学的理解,而中国学者应该坚持自己学术研究的独立性、自主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文化 伦理 策略  原则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