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传承    雕刻    学人    装饰    中国画    

研究学科:哲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52H指数:3北大核心: 5 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绘画中物质材料的综合运用与个性表现
1
《东方艺术》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刘权  出版年:2007
  二十世纪初,立体派画家布拉克、毕加索开始将现成材料引入绘画创作.油漆工人出身的布拉克将真的漆工用的木头纹理放入画中,试图打破传统绘画中的"虚假的真实"--即在二维平面上描绘三维空间的传统透视作画技法.布拉克和毕加索还...
关键词:艺术家  画家 美术家 媒材 艺术品 艺术作品 物质材料  综合运用  
环巢湖古塔历史文化探究
2
《安徽史学》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刘立冬  出版年:2011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环巢湖地区古塔的美学价值与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AHSK09-10D40
"环巢湖"是一个地域概念,泛指整个巢湖流域,包括合肥市、巢湖市两个市全部和六安市一部(老市区及舒城县),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用以指称以巢湖为中心,环巢湖地域上形成的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文化群落,可定义为"环巢湖文化圈"。
关键词:巢湖流域 文化探究 历史  古塔  文化概念 文化群落 地方特色  合肥市  
简论瓷胎竹编的工艺价值和市场潜力
3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朱松岩  出版年:2017
安徽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安徽省民间美术实践教学>项目成果之一
瓷胎竹编是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柔软如绸的竹蔑,依胎编织而成。瓷胎竹编工艺品的编织程序较为复杂,基本包括从起底、翻底、翻顶、锁口等工艺流程,必须是有经验艺人做到眼、手、心合一,每一个工艺品在老艺人的手下严丝合...
关键词:瓷胎竹编  工艺  价值  市场  
影响大众美术鉴赏素质的三种主要途径
4
《艺术教育》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刘权  出版年:2007
文章提出大众美术鉴赏素质的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分析、梳理了三种途径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美术鉴赏 素质  问题  
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5
《巢湖学院学报》安大艺术学院美术系 巫明  出版年:2002
通过对85新潮、波普热、后波普等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认为波普现象已不再是主流或最前卫的艺术形式;真正的艺术是贴近生活、表现生活,使艺术向大众靠近。
关键词:波普 政治波普 艳俗艺术
现代派美术的生态观察
6
《装饰》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徐公才  出版年:2003
关键词:现代派 生态观察 美术 19世纪末  挑战性  视觉
徽州砖雕的功能与传承探析
7
《大观(论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程之尚 闵雪  出版年:2019
国家级“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调研——以徽州砖雕为个案(201810357464)研究成果
徽州砖雕是徽州地区的传统雕刻工艺之一,主要用于衙署、祠堂、寺庙、书院、民居等建筑物的门楼、门罩、门楣、影壁、窗户等,发挥着美化和装饰建筑的多重功能。徽州砖雕历史悠久,其精湛的雕刻技艺、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融为一...
关键词:徽州砖雕  装饰 雕刻 传承 文化底蕴
简论阜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8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薛彭飞 叶澜  出版年:2015
安徽大学精品课程"民间美术"(项目号J10118540025)研究成果之一
阜阳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底蕴,其朴实优美而不失大气,灵动飘逸而不失稳重。在艺术上融合了南秀北犷的特点,而且,阜阳剪纸的审美与实用于一体,种类多样,题材丰富,内涵多样,艺术特色鲜明,民俗应用广泛。
关键词:阜阳剪纸  艺术特征 民俗应用  
吴河江对灵璧磬石雕刻的传承及其工艺特色摭论
9
《文物鉴定与鉴赏》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张恒达 叶晟 姜文文  出版年:2017
安徽大学国家级"非遗"灵璧磬石雕刻工艺与产业化调研(国家级;项目号N31314024);安徽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安徽省民间美术实践教学>;2014年安徽大学素质教育精品课程<民间美术>(校级教研项目J1011854002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灵璧磬石雕刻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工艺美术,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工艺特征明显。故此,其传承与发展问题,也是当下社会转型时期一个值得深入关注和探讨的课题。吴河江是安徽的省级"非遗"项目灵璧磬石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在灵璧磬...
关键词:灵璧磬石  吴河江  线刻 工艺特色  传承
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生命的最后八年
10
《美术》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方晨子  出版年:2024
2022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渐江学人画的当代启示》(项目编号:2022CX1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渐江于1656年回归故里,在黄山白岳之间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八年。其间数登黄山,践行“敢言天地是吾师”的画学思想,将宗法宋元与师造化的启示融通。他运用简约的笔线构建黄山岩石巨嶂,形成几何特质的造型风格,为新安画学建立了一个理...
关键词:渐江  新安派  黄山题材  学人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