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    爱情    家乡    佛教    敦煌佛教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4H指数:3北大核心: 1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试论敦煌佛教愿文的类型
1
《敦煌学辑刊》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陈晓红  出版年:2004
本文针对敦煌汉文写本中佛典占了95%的内容的事实,提出并界定了敦煌佛教愿文这一概念;将敦煌佛教愿文分为:佛教礼仪愿文、佛教修持愿文、佛教祈福禳灾愿文、佛教丧葬愿文和综合类愿文五类;并重点论述了前两类愿文;最后对敦煌佛教愿...
关键词:敦煌  佛教 愿文 类型  
兰州太平鼓群体传播中的民俗变异
2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那贞婷  出版年:2016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甘肃民俗文化嬗变与传承探析(2016B-001)
传播中的变异是民俗的显著特征。民俗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播中,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变异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所在。变异也是民俗文化保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从传播学视域中的群体传播角度对...
关键词:兰州太平鼓  群体传播  民俗变异  
兰州太平鼓文化表演解析
3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那贞婷  出版年:2016
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地区独特的民间鼓舞形式。此种鼓舞形式是兰州地区传统文化承载的标志民俗之一。兰州太平鼓作为表演事件在事件场景、事件形式及文化表演产生的符码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其特质及内涵。
关键词:兰州太平鼓  表演理论 文化表演  
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民俗变异与传承——以兰州太平鼓为例
4
《牡丹江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那贞婷  出版年:2015
传媒与传统民俗文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传媒需要把民俗文化作为其传播内容的一个方面,以引导、教育、吸引社会公众,而民俗也必然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利用语言、文字、图像来传承扩布,并使传统民俗通过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移植、嫁接和...
关键词:大众传媒 民俗变异  民俗传承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巫术信仰的功能解析
5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那贞婷  出版年:2015
巫术是人类创造潜能的一种暗示,在巫术实践中,我们确实读到了人类塑造世界的宏大抱负和创生万物的渴求及欲望。今天巫文化依旧存在,各种风俗便具有原始巫术历变后遗存的性质。在今天科学澄明的时代,许多巫术文化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功能...
关键词:兰州太平鼓  巫术掌控  精神慰藉 社会整合
传媒议程设置功能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运用分析
6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那贞婷  出版年:2017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甘肃民俗文化嬗变与传承探析"(2016B-001)
现代社会中传统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摆脱不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只有正视大众传媒对民俗文化传播与重构的影响,并将大众媒介融入到民俗文化传播活动中,传统民俗文化才能在其传承与发展中汲取新的时代元素、与时俱进。本文以大众传播议程设置...
关键词:大众媒介 议程设置  传承保护
浅谈佛教戒律的性质与特点
7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陈晓红 赵丹丹  出版年:2011
在佛教教义研究中,对佛教戒律的科学认识对于佛教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对佛教戒律的科学界定,首先要把它与禁忌、劝善书、清规和伦理道德等"类戒律现象"区别开来,并作了较为详尽的甄别;认为佛教戒律具有经典性、宗...
关键词:佛教戒律 性质特点  评价标准  
媒体议程设置视域下民俗文化传播分析——以兰州太平鼓的报纸议程设置为例
8
《现代视听》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那贞婷  出版年:2018
201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特有民俗媒介传播与发展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8A-221)研究成果
大众媒体是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影响管理部门和广大民众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本文选择《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等5家报纸在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关于兰州太平鼓的报道为样本,以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为理...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播  兰州太平鼓  议程设置  
流徙者的英雄情结和精神原乡——抗战时期西北流徙文学论
9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贾东方  出版年:2018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国时期甘肃抗战文艺研究"(2017A-228)
抗战时期涌入西北的"流徙作家群",因家国危亡下的作家使命,由分散而聚合,与西北地理、环境产生精神共鸣,并完成文化的认同归属感。多以青年作家为主的西北流徙文学,很容易感染时代的烽火,高扬战斗精神,"英雄情结"随之凝成,但它...
关键词:抗日战争 西北文学  流徙作家  英雄情结 精神原乡
秋天笔记(组诗)
10
《北方作家》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中文系 汪前兵  出版年:2016
秋日记事死沉沉的屋檐下,阳光压住了步子一只猫,介于黑天和白夜之间,不顾被秋天抽打过的麦粒,贪婪的沉睡十米开外,一颗熟透的杏子。
关键词:秋天 组诗 笔记 记事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