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选矿    稀土    铜矿    炼铜    铜    

研究学科:矿业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电气类    

被引量:2,327H指数:18WOS: 7 EI: 39 北大核心: 151 CSSCI: 7 CSCD: 12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3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锌冶炼现状
1
《有色冶炼》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王忠实 蒋继穆  出版年:1996
文章简介了我国锌冶炼的主要生产方法,概述了我国在沸腾焙烧装备水平、浸出及渣处理工艺、湿法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以及面临的任务。
关键词:冶炼 中国  
拜耳法赤泥的处理和利用 ( EI收录)
2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刘子高 杨昌适 程宗浩 艾孟井  出版年:1997
解决了与赤泥有关的环境相容性问题。拜耳法赤泥与适量的石灰混合,经石灰消化、水热处理、煅烧处理和碱液溶出,可从赤泥回收70%以上的Al2O3和90%以上的Na2O,并使不溶残渣中Na2O含量降到1%以下。分离的铝酸钠溶液被...
关键词:赤泥 水热处理 煅烧处理  拜耳法 氧化铝
矿体线框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3
《有色矿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南格利  出版年:2001
建立矿体的几何模型是建立矿体实体模型的首要工作 ,而利用线框模型 (wireframe)建立矿体几何模型是最简单、最灵活的方法。研究和总结线框模型的特点及其建立方法对准确建立矿体实体模型至关重要。本文作者在建立了近 2 ...
关键词:几何模型  实体模型  线框模型 采矿CAD
德兴铜矿酸性废水成因的研究
4
《有色矿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刘成  出版年:2001
德兴铜矿废石场及露天采场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 ,造成矿体附近河流的污染 ,究其成因 ,主要是由于黄铁矿的风化及雨水淋溶 ,并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矿山酸性水。
关键词:黄铁矿 淋溶 成因  铜矿 酸性废水 风化  废石场 露天采场 微生物  
滚动轴承故障的振动检测方法
5
《有色矿山》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长沙铁道学院 王肇琪 付勤毅  出版年:1999
本文首先简介了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概况,分析了故障轴承的振动信号特征,着重论述了振动诊断方法中的各类诊断技术及其特点。阐述了时间一频率分析方法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优越性,指出了轴承故障诊断的最新发展方向。
关键词: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频谱分析 时间-频率分析  
钕铁硼生产中废料的回收及利用
6
《有色冶炼》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肖荣晖  出版年:2001
本文介绍了烧结钕铁硼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料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钕铁硼 废料 氧化钕 回收利用 永磁材料
稀土元素在金属表面激光处理中的应用 ( EI收录)
7
《稀土》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林河成 许越 纪红 韦永德  出版年:2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基金资助项目!( 990 75 1-0 0 6)
本文综述了稀土元素对金属表面激光处理的影响 ,着重讨论了稀土在激光熔覆、激光合金化中的作用机理 ,总结了我国在此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
关键词:稀土元素 激光表面处理 金属 激光熔覆 激光合金化
锗的应用与市场分析
8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郑能瑞  出版年:1998
分析了锗产量增长速度不快的原因和当前应用领域现状。并根据锗的性质,对锗市场作了分析,提出了扩大锗应用的看法。
关键词:锗 市场分析  应用  有机锗
湿法处理硫化砷渣研究
9
《硫酸工业》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董四禄  出版年:1994
硫酸高铁常压法处理白银公司砷渣的研究表明:采用两段浸出工艺,在一次浸出时,基本上实现了砷铋的分离,二次浸出时可提高砷、铜的浸出率和铋的转形率,并避免因过量Fe3+生成不溶于硫酸的铁钒。二段浸出后的滤液用二氧化硫烟道气还原...
关键词:硫化砷 废渣处理 硫酸盐 湿法处理
硫代硫酸盐提金理论研究——浸金的化学及热力系原理
10
《黄金》中南工业大学;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姜涛 许时 陈荩 吴振祥  出版年:1992
本文详细讨论了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化学及热力学原理。列出了硫代硫酸盐提金体系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有关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及络离子的稳定常数。为研究硫代硫酸盐法提金提供了基本的物理化学基础。
关键词:硫代硫酸盐 浸出 化学  热力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