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媒介    新闻    新闻业    城市    新闻生产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6,677H指数:43北大核心: 319 CSSCI: 335 RDFYBKZL: 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
1
《社会学研究》慕尼黑大学;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贝克 邓正来 沈国麟  出版年:2010
这次对话集中讨论了风险社会的诸多特性,如启蒙功能(开启各种替代性现代性的空间)、沟通性的世界主义逻辑(全球语境下的公共协商)及想象的世界主义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消解想象的"他者")。正在经历"压缩的现代化"的中国面临着第...
关键词:风险社会 启蒙功能 世界主义 替代性现代性  
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
2
《国际新闻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孙玮  出版年:2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媒介哲学:新技术、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传播理论与范式创新研究”(18JJD8600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存在现象学、技术现象学、后人类理论出发,结合移动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媒体实践,回顾并探讨了身体议题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基本状况,以及对传播学创新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本文聚焦交流者的身体,在描述传播主体从意识主体、...
关键词:身体 在场 传播  实践  智能主体
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融合
3
《新闻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 孙玮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城市传播研究"(15AXW007)阶段性成果
本文综合存在现象学、主体理论、后人类思想等理论,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提出,在经历了技术融合、场景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社会形态融合等阶段,媒介融合正在迈向主体层面的融合——技术与人的融合,这造就了新型主体"赛博...
关键词:媒介融合 赛博人  后人类
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
4
《学术月刊》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孙玮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城市传播研究”(15AXW007)的阶段性成果
存在现象学的技术论,打破了现有新媒体研究以技术为手段、以社交为功能的基本预设。因此,微信不只是个体之间的连结,也不仅是为达致共识而进行的交流。微信是随身携带的"移动场景",通过日常生活的惯习性使用,建构了全球化时代的"实...
关键词:微信  新媒体 移动场景  实践的地方  节点主体  在世存有  
“液态”的新闻业:新传播形态与新闻专业主义再思考--以澎湃新闻“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为个案
5
《新闻与传播研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陆晔 周睿鸣  出版年:2016
新传播形态究竟为新闻业带来哪些改变?新闻专业主义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吗?在对澎湃新闻进行系统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报道进行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新闻业正呈现出"液化"状态。新闻生产体...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新闻生产(news  production)  协作性新闻“策展”(collaborative  NEWS curation)  “液态”的新闻业(1iquid  journalism)  
数字弱势群体的崛起:老年人微信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6
《新闻与传播研究》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 周裕琼  出版年:201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代沟、数字反哺与老龄化社会媒体素养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6BXW048)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与媒介数字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学术考察才刚刚起步。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新媒体工作坊等方法,通过深圳这座以创新闻名的移民城市,管窥老年人借助微信崛起背后的影响因素。量化数据显示,深圳老年...
关键词:老龄化 数字化 微信  采纳 使用  
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
7
《国际新闻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潘忠党 陆晔  出版年:2017
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媒体业态以及相应的传播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闻业因此"面临危机"。新闻业何去何从?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职业意识形态是否仍具有现实的相关性?本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仍然具有规范新闻实践的重大意义,原因...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元传播  话语 公共生活
我拍故我在 我们打卡故城市在——短视频:赛博城市的大众影像实践
8
《国际新闻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孙玮  出版年:2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媒介哲学:新技术、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传播理论与范式创新研究”(18JJD860001)的阶段性成果;“部校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实验中心项目专项经费资助”。
本文在晚近以来移动网络、人工智能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全球化浪潮的历史场景中,聚焦"打卡""自拍"等短视频影像实践中的典型经验,探讨新媒体时代的城市影像如何重塑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拓展了传播、媒介的涵义。本文认为,短视频...
关键词:短视频  打卡  自拍 城市形象 赛博城市  
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
9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黄旦 李暄  出版年:2016
关于"媒介融合",大多都是站在媒介组织边界内来理解:从最初的内容生产环节和资源的整合,逐渐延伸到媒介产业层面。"媒介融合"就是人如何利用不同媒介传输(或使用)不同内容。其思考路向,是以大众媒介机构为依据,是从媒介机构的门...
关键词:新闻生产 产业融合  媒介融合 网络社会
媒介·空间·事件:观看的“语法”与视觉修辞方法
10
《南京社会科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刘涛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境传播的公共修辞与符号化治理策略研究"(17BXW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视觉修辞强调对"视觉形式"的识别与分析,挖掘出潜藏于视觉本文"修辞结构"中的含蓄意指。视觉修辞的文本对象主要包括视觉化的媒介文本、空间文本和事件文本,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视觉修辞方法。媒介文本的视...
关键词:视觉语法 视觉修辞 修辞结构 图像事件  凝缩符号  新闻聚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