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国家机械工业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机械工业    制造业    计算机    先进制造技术    CAD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机械类    自动化类    电气类    建筑类    

被引量:423H指数:8EI: 9 北大核心: 27 CSSCI: 3 CSCD: 2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
1
《中国翻译》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北京三里河国家机械工业局外事处 卢思源 吴启金  出版年:2000
本文从宏观上回顾和展望我国的翻译学概况,指出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弊端,提出了一些翻译教学与研究的思路和基本设想。
关键词:翻译教学 翻译观 人才培养  翻译学
我国数控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举措 ( EI收录)
2
《中国机械工程》国家机械工业局 杨学桐 李冬茹  出版年:1999
综述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数控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振兴我国数控产业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数控产业 数控机床 数控技术 机床工具
机械安全与现代企业战略 ( EI收录)
3
《中国机械工程》湖南大学党委办公室;湖南大学国家工程中心;湖南大学机械汽车学院;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 黄红武 盛晓敏 刘建宁 王金星 周水庭 陈根余  出版年:2001
国家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项目 ( 96 JA0 10 9)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 ,论述了机械安全的重要性及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关系。综述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探讨我国机械安全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 企业战略  机械安全
不同材料抗气蚀性能的比较
4
《热加工工艺》国家机械工业局郑州机械研究所 陈岩  出版年:2000
对泵、阀、水轮机等流体机械过流部件常用材料进行了气蚀试验 ,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气蚀断口进行了观察 ,并结合材料的组织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当组织不均匀时 ,较弱组织首先破坏 ;具有均匀组织特别是低碳马氏体组织的不...
关键词:气蚀 铸铁 铸钢 流体机械 过流部件
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
5
《上海翻译》上海市军工路516号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北京市三里河路国家机械工业局外事处 卢思源 吴启金  出版年:1999
关键词:翻译教学 教学与研究  翻译理论  展望21世纪  翻译人才 翻译教育 翻译研究  翻译实践 翻译观 翻译学
产品与过程集成──先进制造模式的共性特征 ( EI收录)
6
《中国机械工程》国家机械工业局 练元坚  出版年:1999
阐述了产品技术、过程技术及其集成的概念以及产品与过程集成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模式的共性特征。同时介绍了美国在产品与过程集成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产品技术  过程技术  集成  先进制造模式
土—基础相互作用的辐射阻尼 ( EI收录)
7
《岩土工程学报》国家机械工业局第四设计研究院 杨先健  出版年:2000
国家机械工业局科研课题!(No.机行设97-013)
基于土体中应力波理论 ,导得土—基础在影响深度范围内土的辐射阻尼 ,提出了类比剪切群速的半空间理论阻尼比公式。其结果比经典半空间理论阻尼更符合工程实践。并由波的散射原理 ,分析了土层差异对半空间阻尼的影响效应 ,提出了工...
关键词:土--基础  辐射阻尼 类比剪切群速  相互作用
残留奥氏体对Cr12型工具钢耐磨性的影响 ( EI收录)
8
《金属热处理》国家机械工业局北京机电研究所 佟晓辉 陈再良  出版年:2000
研究了Cr1 2型工具钢深冷处理后的耐磨性和残留奥氏体的作用。结果表明 ,深冷处理可扩大获得高硬度的淬火、回火温度范围 ,≥ 6 0HRC的淬火温度范围由 940℃~ 1 0 6 0℃扩大至 940℃~ 1 1 6 0℃...
关键词:工具钢 深冷处理 残留奥氏体 耐磨性
从“翻译人员须知”看口译工作和译员素质
9
《上海翻译》国家机械工业局 吴启金  出版年:2001
本文依据我国某中央大型企业在其外事工作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翻译人员须知”,结合笔者从事工业外事、外经、外贸翻译和行业管理工作的经验 ,从“注意事项、听、记录、表达”
关键词:口译 听  记录  表达  
工程陶瓷材料精密加工技术
10
《机械工艺师》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信息研究院 詹捷 陈小安 王永刚 梁福军  出版年: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575066
本文讨论了工程陶瓷精密切削加工的刀具材料的特点和陶瓷切削加工特性及工程陶瓷加工的一些新的进展。
关键词:工程陶瓷 精密切削  刀具材料 加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