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焦作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口语交际    文学    写作教学    形象思维    戏剧家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79H指数:4北大核心: 17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
《河南社会科学》焦作大学中文系 徐曼  出版年:2001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给人际关系带来了新的冲击。它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使人际交流能够双向互动或多向互动,交流更直接、更快捷。但它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采取如下措...
关键词:网络时代 网络文化 人际关系
谈大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整体训练方案
2
《教育与职业》焦作大学中文系 娄扎根  出版年:2007
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决定了其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大学生群体在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与心理因素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整体训练方案以及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口语交际 素质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及面临的问题
3
《教育与职业》焦作大学中文系 郑心灵  出版年:2006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及特点,并具体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如何面对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应用转化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能力急需提高;如何进一步活化办学机制,选准办学模式;教育观念的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走向  面临的问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4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焦作大学中文系 赵玉萍  出版年:2009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最有影响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为我国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它们具有强大...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陶行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人民教育家 中国现代教育 人民教育事业 “五四”  
论文学作品的想象艺术
5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焦作大学中文系 赵玉萍  出版年:2009
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都需要想象,古今中外都有对想象精辟的论述。艺术的本质在于触摸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并予以审美的救赎,而想象就是强化艺术这一本质的最重要手段,想象是艺术成为艺术的重要原因。在想象的艺术审美境界中,想象的最...
关键词:文学 艺术 想象  艺术创造
“时间”与“环境”对写作的影响
6
《写作》河南省焦作大学中文系 教授 张玉雁  出版年:2006
写作不可一蹴而就,因为它本身就犹如一项系统工程,从深入生活.到产生写作的冲动,从撷取生活中的浪花,到酝酿构思布局,从下笔立意,到修改润色.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才能使写文章从容不迫,妙手回春。所以,动笔行文的时候,最好是...
关键词:“时间”  写作教学 “环境”  生活方式  系统工程  文章立意  
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
7
《时代文学(下半月)》焦作大学中文系 刘高远  出版年:2007
一、从"守礼"模范到"变俗"英雄孟姜女故事的原型是杞梁妻接受国君对丈夫吊唁的故事。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9年,齐国将军杞梁在与莒战争中,战死于莒(今山东莒县),齐庄公率军归来,在郊外见到迎丧的杞梁妻,便当即表示吊唁,...
关键词:杞梁妻  齐庄公  守礼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 孟仲姿  淳于髡 《尚书·洪范》  曲子词 庶征  
执政为民: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承传与超越
8
《理论导刊》焦作大学中文系 李鸿才  出版年:2006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证明,民乃国家和社稷存在的基础和根本,民心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治乱。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承传了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但与其又有质的不同,执政为民在经济基础、政治主体、目的和宗旨三个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为民 民本 承传与超越  
关于《应用写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思考
9
《教育与职业》焦作大学中文系 徐曼  出版年:2006
在制作《应用写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应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探寻制作的方法。在选材上,要有针对性,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在制作方法上,要体现交互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学生掌握;在制作内容上,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
关键词:应用写作 多媒体课件 制作  
论邪教对青少年的心理控制
10
《焦作大学学报》焦作大学中文系 周永平  出版年:2006
不少资料都表明,青少年是邪教毒害的一个群体。邪教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文章仅论述邪教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文章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一是青少年特别容易受到邪教控制的心理原因,二是邪教控制青少年心理的手段。
关键词:青少年 邪教 危害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