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国际政治    外交    国际秩序    权力    美国外交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460H指数:12北大核心: 41 CSSCI: 35 RDFYBKZL: 1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
1
《现代国际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郑华  出版年:2005
话语分析、文本解读是西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倡导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以福柯的“话语观”对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话语分析与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关系;同时提出将批判性话语分析为核心的“多维话语分析方法”引入...
关键词:福柯 国际关系理论 批判性话语分析 “话语观”  后现代主义
日本与东亚“朝贡体系”
2
《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武心波  出版年:2003
日本与东亚朝贡体系的关系由最初的依附追随型到逐渐地走向要求与中华帝国的“平等”。日本与朝贡体系的关系,更多的是依据非理性的功利性原则来确定彼此的关系,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近代后,日本虽然形式上跻身于主权国家的...
关键词:日本  东亚  朝贡体系 国际秩序 古代华夏文明体系  主权
东亚文化圈:传承,裂变与重构——“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会述评
3
《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胡礼忠 汪伟民  出版年:2004
关键词:东亚文化圈 文化交流 文化建设 文化特征
权力、软权力与国家形象
4
《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韦宗友  出版年:2005
本文综合考察了国际政治中的权力问题。文章指出,现实主义权力观因过度强调权力的“强制性”和“物质性”一面、忽视非物质性及非强制性一面而具有内在的缺陷。军事、经济力量并非权力的全部,文化、价值观上的吸引力、设定国际议程的能力...
关键词:权力 软权力 国家形象 国际政治 价值观  外交政策 现实主义
“失败国家”问题与国际秩序
5
《现代国际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韦宗友  出版年:2005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的失败并非什么新的现象。然而,近年来它却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西方特别是美国对失败国家问题的关注有其自身的目的,但国家失败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不争的事实。因而,探究国家失败的根源以及如何应对...
关键词:失败  国际秩序 国际政治 国家问题  严重后果  国家危机  理论价值  学术界 西方  根源  
“颜色革命”与俄罗斯传统安全的“窘境”
6
《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谭再文  出版年:2005
独联体中的三个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颜色革命”,不仅将对独联体的政治格局造成了冲击,而且将对俄罗斯的传统安全及其观念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俄罗斯的传统安全是基于地缘政治上的不安全感而建立起来的,它经常导致相关国家主...
关键词:颜色革命  俄罗斯传统安全  
解读修正主义国家:概念、指标及涵义
7
《国际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韦宗友  出版年:2006
本文集中探究国际政治中的“修正主义国家”概念。文章从“修正主义国家”概念入手,澄清“修正主义国家”与“崛起国”、“霸权国”之间的关系,批驳了流行的错误观点。文章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修正主义国家”的一些...
关键词:修正主义国家  现状国家  崛起国  霸权国
媒介外交:国际关系中的新外交范式——以美国媒体与国际反恐联盟为例
8
《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钱皓 张晶晶  出版年:2003
本文以美国媒体与国际反恐联盟为个案研究,认为媒介外交与国家本体认知、国际形象的建构、全球政治体系的重组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而美国政府在“9.11”后对媒体的成功运用标志着媒介外交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外交范式。
关键词:媒介外交  国际关系  外交范式  反恐联盟 美国  
中国新外交:国内变迁、外部环境与国际秩序
9
《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韦宗友  出版年:2006
复旦大学2006年度金穗项目"大国关系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念层面都展现了一些明显不同于已往的新特征,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新外交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社会发生剧烈变迁以及国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基础上发生、...
关键词:中国新外交 和平发展  和谐世界 国际秩序
大众话语中的美国形象与中美关系
10
《国际经济评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安徽省宣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钱皓 钱晓明  出版年:2003
30年来,大众话语[1]中有关美国形象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美关系的起伏,但这是否只是反应中国公共话语[2]中有关美国形象的变化?或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反作用于公共话语,从而制约了领导者话语,[3]最终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
关键词:大众话语 美国形象  中美关系  外交 问卷调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