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冬小麦 气候变化 硝态氮 地下水 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水利类
被引量:2,394 H指数:27 WOS: 33 EI: 13 北大核心: 105 CSSCI: 2 CSCD: 119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 1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财务司 严昌荣 刘恩科 舒帆 刘勤 刘爽 何文清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52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09B01) 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艺技术之一,但同时地膜残留污染也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系统分析梳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地膜残留污染的特点及防控技术对于该技术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工作基础...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残留污染特点 防控技术 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与地膜残留污染防控 2 《生物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严昌荣 何文清 薛颖昊 刘恩科 刘勤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370522);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No.201503105);2015农业部可降解地膜区域评价技术支撑;示范和地膜回收利用技术及政策措施研究项目资助~~ 地膜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过去30多年,地膜用量和农作物覆膜面积一直稳定增长,2014年地膜用量达到了144万t,覆膜面积超过1 800万hm^2,该技术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地膜残... 关键词:地膜残留污染 生物降解地膜 机遇与挑战 秸秆覆盖量对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的影响 3 《中国农业气象》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兆伟 郝卫平 龚道枝 梅旭荣 王春堂 出版年:2010 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1002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9B02) 2009年4-11月,在山西寿阳旱地农业试验区对覆盖量为1500、3000、4500、6000kg/hm24个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和不覆盖处理的春玉米试验小区进行田间定位观测,采用自动记录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和自计温度测定仪... 关键词: 秸秆覆盖量 土壤水分动态 土壤温度动态 新疆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及防控策略 ( EI收录) 4 《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胡灿 王旭峰 陈学庚 汤修映 赵岩 严昌荣 出版年:2019 兵团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AB007);兵团重大科技项目(2018AA0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62019)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的难点问题,残膜污染是塑料污染在农田的表现形式。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覆膜种植总面积达347.8万hm2,年地膜投入量超过20万t,是全国残膜污染最为严重区域,具有代表性。总结新疆农田残膜污染的... 关键词: 地膜 回收 污染 综合治理 防控策略 1961—2010年中国区域氮沉降时空格局模拟研究 5 《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顾峰雪 黄玫 张远东 闫慧敏 李洁 郭瑞 钟秀丽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63;3107039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83350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近年来,通过沉降和施肥形式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素持续增加,众多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大氮沉降区。氮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相互联系,碳循环及其格局也受到氮的影... 关键词: 氮沉降 降水 能源消费 施肥 模型模拟 土壤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6 《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倪秀菊 李玉中 徐春英 李巧珍 出版年:2009 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华北村镇地下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ZX07425-001);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北方农业干旱调控技术研究"(2006BAD04B06) 氮素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在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土壤中氮肥的施用成为控制高产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过多累积的硝态氮又导致了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污染... 关键词: 土壤 硝态氮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地膜秸秆双覆盖对免耕种植玉米田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 ( EI收录) 7 《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殷涛 何文清 严昌荣 刘爽 刘恩科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17151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1BAD09B01) 针对免耕秸秆覆盖种植在北方旱区导致土壤温度降低,从而造成作物产量下降的问题,该研究依托山西寿阳农业部旱地农业野外科学试验站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在免耕秸秆覆盖(NTSM)的处理上增加了地膜覆盖措施,研究秸秆地膜双覆盖免...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温度 地膜秸杆双覆盖 免耕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8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刘爽 何文清 严昌荣 刘勤 出版年:2010 “十一五”国家863课题“山西半干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集成基地”(2006AA1002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及适度开发研究”(2006BAD29B01);Challenge Program on Water&Food“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for the dryland area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农业气候资源数字化图集编制”项目 通过在山西寿阳地区设置的田间试验,分析比较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等4种耕作措施不同时期土壤紧实度、容重、入渗速率、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各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关键词: 土壤物理特性 耕作措施 旱地 近50年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9 《中国农业气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刘勤 严昌荣 张燕卿 杨建莹 郑盛华 出版年:2012 国家973项目"华北农业和社会经济对气候灾害的适应能力研究"(2012CB955904);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09B01);2012基本科研业务费(BSRF201006) 利用黄河流域5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气象数据,探讨近50a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上游地区增多、中游地区减少的特点。春季上游降水量呈...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变化趋势 黄河流域 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1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王健波 严昌荣 刘恩科 陈保青 张恒恒 出版年:201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3AA102902-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9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90;31000253)资助 【目的】小麦开花后光合特性对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具有重要作用,而土壤水分是影响作物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研究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免耕覆盖的蓄水保墒作用和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特征,及其对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转运规律的影响... 关键词: 旱地小麦 免耕覆盖 光合有效辐射 土壤水分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