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油茶    杉木    种源    不同种源    家系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哲学类    

被引量:3,953H指数:30WOS: 153 EI: 29 北大核心: 282 CSCD: 23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江西大岗山3种林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1
《水土保持学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王燕 王兵 赵广东 郭浩 马向前 邓宗富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590381);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3A0703,2006BAD03A0702);国家林业局林业新技术开发与储备专项(2006-67);江西大岗山国家级森林生态站资助项目
对江西大岗山林区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和毛竹林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和贮水量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0~80cm的土层中,杉木人工林、常绿...
关键词: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 江西大岗山  
桤木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研究——生长的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2
《林业科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王军辉 顾万春 李斌 郭文英 夏良放  出版年:2000
"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主要树种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 96 0 14 0 3 0 1)专题;世行项目(FRDPP)阔叶树课题! ( 0
对 5个地点 1 3个桤木种源 ,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性状作了方差分析及G×E互作分析 ,证实树高、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F =7 93 和F =4 83 ) ,种源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种源×环境的互...
关键词:桤木 种源 互作  遗传稳定性  适应性 遗传参数  
CO_2增长对杉木中龄林针叶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3
《生态学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张小全 徐德应 赵茂盛 陈仲庐  出版年: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杉木人工林光合作用尺度转换研究 (编号 :3 9770 596);和林业部重点资助课题"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
通过对 1 7a生杉木人工林小枝的活体测定 ,研究了大气 CO2 增长对杉木中龄林净光合、呼吸、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CO2 浓度为 4 5μmol/ L左右时 ,杉木针叶净光合速率...
关键词:CO2增长  杉木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WEU  暗呼吸  
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影响的研究
4
《林业科学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姚茂和 盛炜彤 熊有强  出版年:19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研究了林下植被对杉木林地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的经营水平下,林下植被生长迅速。0.7的林分郁闭度,4~5年后生物量积累达4~5 t/ha;营养元素达80~100kg/ha。丰富的林下植被能促进养分的有效化,并且在一...
关键词:杉木 植被 生物量 地力影响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林下植被发育及生物量研究
5
《林业科学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熊有强 盛炜彤 曾满生  出版年:1995
1989~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对江西分宜县山下林场14、16地位指数级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固定样地林下植被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组成、重要值、结构、盖度及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而不同。对照与弱度间伐的盖度与生物量均小于中度与强度间伐的,前者分别为35%...
关键词:杉木 人工林 间伐 林下植被 生物量  发育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6
《世界林业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分宜县林业局;益阳市林业局 王金凤 谭新建 吴喜昌 李清平 钟秋平 晏巢 郭红艳 葛晓宁  出版年:2020
江西省林业局林业科技创新专项“传粉昆虫与油茶授粉结实的协同研究”(创新专项[2019]05)。
为梳理制约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中介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历程,综述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从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加工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加大良种选育监管力度,限制认可度低的良种推广应...
关键词:油茶 产业发展  良种 科技服务  中国  
亚热带杉木、马尾松人工林水文功能的研究 ( EI收录)
7
《林业科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马雪华 杨茂瑞 胡星弼  出版年:1993
1984-1990年,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对22年生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中的主要水文要素:降雨、林冠截留、树干茎流、土壤水分含量、径流及各种水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林林冠的截留率为10.20-17.56%...
关键词:降雨  土壤水分 径流 杉木 马尾松
油茶优良无性系ISSR分子鉴别
8
《林业科学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园林艺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栽培与育种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张国武 钟文斌 乌云塔娜 谭晓风 杜天真  出版年:2007
"高品质油茶有机栽培及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江西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20041A050020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50410002)
采用ISSR分子标记,以1个普通油茶实生苗作为对照,对我国南方1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从99条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16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为114...
关键词:ISSR 分子标记 油茶 优良无性系
杉木中大径材成材机理的研究
9
《林业科学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惠刚盈 胡艳波 罗云伍 张校林  出版年:2000
"九五"国家攻关"杉木建筑材树种遗传改良与大中径材培育技术研究"专题
利用江西大岗山 17~ 2 5年生杉木人工林的临时样地 (4 4块 )和固定样地 (52块 )材料 ,研究了立地、年龄和保留密度对杉木成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杉木中大径材成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立地 ,其次是保留密度...
关键词:杉木 成材机理  立地指数  保留密度 材种 年龄
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系统的研究
10
《林业科学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德国哥廷根大学 惠刚盈 盛纬彤 罗云伍 张校林 黄冬青 GADOW.K.V  出版年:1994
"六五"和"八五"国家攻关专题
利用优势木高生长与密度关系相对较小,并且是立地和年龄的函数这一特性以及直径生长的多因子效应等生物学规律,将优势高作为独立变量引入其它相关模型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系统。解决了杉木人工林自然生长和伐后生长模拟,建立了标准...
关键词:杉木 收获  模型系统 设计  人工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