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社会性别    妇女史    社会性别史    小说家    妇女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109H指数:6北大核心: 18 CSSCI: 16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六十年述评:理论与方法
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杜芳琴  出版年:2009
文章从新中国六十年来妇女史研究三个时期———妇女史从沉寂到复兴(1949—1989)、从妇女史到社会性别史(1989—1999)和妇女/性别史从研究到学科化(1999—2009)理论、方法和议题变化发展的梳理入手,清晰勾...
关键词:妇女史 社会性别史 妇女/性别史  
三十年回眸:妇女/性别史研究和学科建设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杜芳琴  出版年:200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妇女/性别史研究和学科建设在中国大陆发展迅猛,新方法的使用和新材料的发现,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使妇女/性别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8—1989年,妇女史研究开始复兴,研究主体、关注议...
关键词:妇女史 社会性别史 学科建设 本土化
在逃脱处落网——论70后出生小说家的创作
3
《扬子江(评论)》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张莉  出版年:2010
"一代作家遇到了问题"我讨论的70后小说家指的是出生于1970年代的那批人,他们中既包括当年的魏微、金仁顺、戴来、朱文颖、周洁茹、李修文等,也包括新世纪以来为诸人所识的鲁敏、徐则臣、乔叶、盛可以、冯唐、张楚、黄咏梅等。
关键词:小说家 作家  个人化写作 日常生活  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  个人写作 政治意识形态 九十年代  公共性  
仁义叙事的难度与难局——铁凝论
4
《南方文坛》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张莉  出版年:2010
仔细想来,那个叫香雪的北方女孩子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富有标志意义的人物已经有二十七年,铁凝的文学创作之路也开始进入了第三个十年。今天,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铁凝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从《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关键词:铁凝  《永远有多远》 叙事 仁义 文学创作  中国文学史 《玫瑰门》 《大浴女》
“不规矩”的叙述人——鲁敏论
5
《当代作家评论》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张莉  出版年:2010
关键词:鲁敏  叙述人 取景器 拍摄对象  阴影部分  小说家 摄影师
将性别平等纳入村规民约之中——怎样修订村规民约?
6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央党校社科部;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 李慧英 杜芳琴 梁军  出版年:2010
国家人口计生委性别平等政策倡导课题
2009年3月10日至15日,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性别平等政策倡导》课题组在河南登封市周山村与村组干部一起推动村规民约的修订,新的村规民约草案在村民代表大会获得通过,在我国产生了第一部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村规民约。这种修...
关键词:性别平等 专题培训  村规民约 民主管理
一个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女性主义男权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
7
《江西社会科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白路 杜芳琴  出版年:2009
父权制和社会性别这两个概念既前后承续又互相整合,国内外有关它们的研究举不胜举。理解父权制形成的历史,多元父权制理论论述及其内在的矛盾,以及当下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能够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全球视野去命名、挑战并改变这些结构系...
关键词:女性主义 男权制 父权制 社会性别 华夏族父权制  
妇女学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8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杜芳琴  出版年:2007
关键词:高等教育 妇女学 教学活动  中国语境 社会性别 重新思考  教育机构
“写作同时也审视写作者自己”——张莉VS陈希我对话录
9
《南方文坛》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陈希我 张莉  出版年:2010
“《大势》是我的哀怨史”张莉:很高兴看到你的新作《大势》。是什么样的契机使你想到动手写《大势》,它们很早就在你心里了吗?
关键词:写作者 张莉  对话  
女性与“民族文化”重构——围绕服饰的讨论与审思
10
《江西社会科学》中山大学人类学;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刘秀丽 杜芳琴  出版年:2010
"民族文化"重构是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往往成为象征"民族文化"的符号。关于这一现象的成因,以往的观点多认为是由于女性"天性保守"或由于"男性操控"了话语权所致。本文以服饰文化为中心,结...
关键词:民族文化重构  服饰 女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