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公众参与    可持续发展    林权    生态环境    林权改革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哲学类    水利类    建筑类    

被引量:600H指数:11EI: 1 北大核心: 32 CSSCI: 18 CSCD: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1
《河北法学》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李静云 王世进  出版年:2007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必要,但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中补偿主...
关键词:生态补偿 自然资源 生态服务 社会公平 环境利益
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对话:环境侵权责任最新发展——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章
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王世进 曾祥生  出版年: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8JA820015);2008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2008]3号)
责任社会化不是解决生态损害救济唯一路径,对于生态损害,强化环境法的预防功能固然重要,但侵权责任法的二次规范作用不可或缺。违法性不能成为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法》继续沿用《民法通则》环境侵权违法性标准是错误的。...
关键词:侵权行为  环境侵权 生态损害 违法性 共同侵权
论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完善
3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王世进 孟春阳  出版年:2008
江西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立项(赣教社政字[2008]5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法律问题研究"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在我国是一项新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它对恢复和治理我国矿山环境,构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体系,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这一政策措施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关键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保证金 生态补偿 环境友好型社会
破产程序中的优先权:冲突解决与体系建构
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钟健生  出版年:2018
基于复杂的优先权人、普通债权人和债务人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种类优先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优先权配置和调整为核心代表的破产债权顺序的分配制度成为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的重大争议。围绕立法论和解释论的论争主要集中在:非典型担保、人身...
关键词:破产程序 优先权体系  利益衡量  
我国离子型稀土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 ( EI收录)
5
《稀土》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包头市环境监测站 徐忠麟 苏艳超 包一凡  出版年:2013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1145)
离子型稀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在总结离子型稀土开发中产生的水、大气、土壤污染以及土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国内相关立法的缺失、法律制度的内在缺陷、相关法律政策...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 开发  环境问题 法律思考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借鉴
6
《生态经济》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王世进 焦艳  出版年:20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林权改革视阈下公益林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09BFX04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课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法律问题研究"(赣教社政字[2008]5号)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通过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来调整森林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设计,美国、德国、日本、哥斯达黎加和巴西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筹集等方面都有许多先...
关键词:国外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制度比较  借鉴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冲突与协调
7
《江西社会科学》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新余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 徐忠麟 夏虹  出版年:2021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我国环境法治的困境与出路”(19FX1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D20051)和“大气污染联动防治的制度建设研究”(JD1470);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项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冲突与协调”(20QM33)。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存在较大冲突,引发后者的法院受理之争、生存之危,以及前者的规则适用之惑。从理论根源分析,其冲突主要源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的内存缺陷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诉权争议。从权力视角分析...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执法
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融合:前提、基础和范式
8
《法学评论》武汉大学法学院;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徐忠麟  出版年:2013
生态文明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并寻求与法治文明的融合之路。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都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种基本文明不断综合演化的结晶。两者在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统一、在理论研究中的暗相契合、在实践建设中的内...
关键词:生态文明 法治文明 生态法治文明  融合  
美、英两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9
《农业考古》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江西理工大学 王世进 许珍  出版年:2007
土壤污染已成为世界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美国和英国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方面有许多值得肯定之处,我国应借鉴美英国家立法经验,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进行完善。
关键词:美国  英国  土壤污染防治 立法  借鉴  
多元共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机制的实现路径
10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王世进 魏洁琼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ZDC029)
近些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对我国农产品安全及公民身体健康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环境立法和政策的系列规定表明,我国环境治理模式已经实现从理论创新到实践运用的实质转变。构建由尽职的政府、守法的企业和积极参与的...
关键词:多元共治 土壤重金属污染 治理机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