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语言    文化    意象    词性    电影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263H指数:7北大核心: 81 CSSCI: 27 CSCD: 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
1
《当代传播》宜宾学院中文系 郭五林  出版年:2003
教授走进直播间是当前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和重大题材节目中的典型现象,它提升了电视节目层次,增加了知识性和权威性,使电视赢得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准和较高消费水平收视群体的认同和喜爱,对建设品牌栏目起到重要作用。《教授走进电视直播...
关键词:电视直播 谈话节目 信息咨询 教授  
论人际沟通中的隐性冲突与控制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宜宾学院中文系 彭贵川  出版年:2003
本文从文化心理、社会心理以及传统的民族心理角度分析了人际沟通中隐性冲突产生的诸种因素 ,分析了隐形冲突的外显特征 ,提出了控制隐性冲突的策略是把握人们的共性心理预期 ,个性心理预期以及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建立...
关键词:人际沟通 隐性冲突  共性心理预期  个性心理预期  控制心理  文化差异 蔑视心理  人际关系 自我暴露 语言数量  体态表达  
论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文化冲突与超越
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宜宾学院公共师范部;宜宾学院中文系 杨俊 彭贵川  出版年:2004
本文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入手 ,分析了人文精神在东西方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以及文化冲突的价值 ,提出了语文教育中超越文化冲突、培养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 :张扬个性 ,拓展生活 ,追求民主 ,体验自由 ,人文关怀 。
关键词:语文教育 人文精神 文化冲突 中国  外来文化 高等教育
“V+给”中“给”的词性及相关句法结构
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宜宾学院中文系 蒋瑾媛  出版年:2004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
关键词:汉语  语法 句法结构 双宾语 动介复合词  
《说文解字·示部》字语义考察
5
《宜宾学院学报》宜宾学院中文系 钟发远  出版年:2005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示部字在语义方面有五类神礻氏类、祭祀类、祈祷类、人对神礻氏态度类、其他类,表现我国古代神文化中人与神的相互关系。在语义上,示部字间的同义关系非常明显,反义关系亦有一定的特点。
关键词:《说文》 神祇  意义类别  同义 反义
说不尽的把字句——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字句研究综述
6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宜宾学院中文系 袁莉容  出版年:2003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特有句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法学者对把字句的研究继续深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理论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把字句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笔者对近十年的把字句研究作一个总结。
关键词:把字句 综述  语义研究 语用研究
从神话英雄行为看中国和希腊民族性格的不同
7
《宜宾学院学报》宜宾学院中文系 侯晓艳  出版年:2003
神话是人类心理历程上的一种特殊情结 ,它间接反映着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特点 ,从神话英雄崇尚利他和追求利己的不同行为动机、喜欢劳动和爱好冒险的不同行为方式、克己和纵欲的不同生活态度以及功成名就和得不偿失的不同行为结果 ,我...
关键词:神话 英雄行为  中国  希腊  民族性格
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新闻传播的角色功能——以“甲型H1N1流感”、“非典”等事件为例
8
《新闻世界》宜宾学院中文系 颜美群  出版年:2009
宜宾学院院级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QJ06项目名称:<科技新闻的人文化传播研究>
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守望者角色,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教育者角色,实行解释性报道,进行科普教育;科技新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当政府和公众的喉舌,正确引导舆论,并对政府...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非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科技新闻
“神化”的实质是“误读”——对《镜花缘》中妇女观念的再认识
9
《宜宾学院学报》宜宾学院中文系 王洪泽  出版年:2006
从胡适开始,众多学者都认为,《镜花缘》是一部反对传统观念,肯定妇女价值,弘扬妇女解放精神的力作。然而,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镜花缘》中的妇女观念并未表现出超前的意识,倒是其中反而夹杂着许多的传统意识和封建残余思想,从而...
关键词:镜花缘 妇女观念  再认识  
非语言符号传播类型浅议
10
《宜宾学院学报》宜宾学院中文系 唐晓童  出版年:2002
本文作者从作用于不同的人体器官的角度 ,将非语言符号传播分为体语、视觉性、听觉性、嗅觉性、触觉性、时空性等几大类 ,并结合实际 ,说明非语言符号传播在人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符号  传播  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传播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