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CT    药物疗法    儿童    磁共振成像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4,656H指数:35WOS: 20 EI: 3 北大核心: 255 CSCD: 3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MR扩散与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1
《中华放射学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放射科 韩鸿宾 谢敬霞  出版年:1998
目的总结脑缺血在MR扩散与灌注成像上的表现,阐述其技术原理,评价MR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GdDTPA血流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回波平面快速成像技术对缺血性中风发作后2小时至2个月的36名患者进...
关键词: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中华外科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血管外科 赵军 董国祥  出版年:1998
目的探讨左髂总静脉狭窄程度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对1991年9月~1997年3月的63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DVT)病例的一般资料、血栓形成诱因、手术方法及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左髂总静脉直径较正常狭窄≥47.1...
关键词:髂静脉狭窄  下肢 深静脉血栓
芎芍胶囊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3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徐浩 史大卓 陈可冀 马晓昌 毛节明 吕树铮 陈明哲  出版年:2000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部分内容!(No.96-906-06-01)
目的:观察芎芍胶囊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7例和西药常规加芍芍胶囊治疗(加中药)组28例。...
关键词:芎芍胶囊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冠心病 预防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43例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4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于蓓 陈可冀 毛节明 郭静萱 吕树铮  出版年:1998
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4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 (治疗组 ,43例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41例...
关键词:冠心病 冠脉内 支架植入 再狭窄 血腐逐瘀浓缩丸  
腹腔镜联合手术
5
《中华外科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卫生部内镜外科培训交流中心;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外科 王秋生 邓绍庆 李恩宽 温玉  出版年:1997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其切口创伤小、灵活机动、便于多病联治优越性的突出体现。作者自1991年以来实施的1000余例腹腔镜外科手术中有52例为联合手术。其中胆囊与阑尾联合切除24例;胆囊切除加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胆囊切...
关键词:腹腔镜 外科手术 联合手术
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
6
《中华儿科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儿科 黄德珉  出版年:1994
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黄德珉据我国孕妇和儿童生命监测网统计,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70%,死于1周以内的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率的60%,其中尤以生后第1天第1小时为最多。主要死亡原因为窒息,复苏欠佳时存...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发生率 死亡率 致残率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7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罗凤珍  出版年:199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早期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黄疸症状,称为生理性黄疸;在此时期内由于疾病或某些致病因素使黄疸加重,称为病理性黄疸,亦称高胆红素...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 病理性 鉴别诊断  
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8
《中华护理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邓洁 王淑琴  出版年:2000
关键词:人工呼吸机 护理
密闭湿润环境与创面愈合
9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整形外科 李东 张杰 牛星焘 李建宁  出版年:2000
关键词:密闭湿润环境  创面 愈合 感染  皮肤 生长因子  
颌面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参数的研究
10
《临床放射学杂志》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放射科;浙江省义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宋志巍 范家栋 胡碧芳  出版年:2000
目的 通过对颅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参数的选择 ,以获得最佳三维图像。材料与方法 采用干颅、尸头颅各 2个及 2位正常志愿者 ,采用不同层厚和床速的螺旋CT扫描 ,并行不同间隔、不同阈值的表面阴影显示法 (surfac...
关键词:颌面 颅骨 三维重建 CT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