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诗经》    图腾崇拜    指示代词    文化意蕴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15H指数:5北大核心: 11 CSSCI: 1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于状态补语的几个问题
1
《语文研究》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贺晓萍  出版年:1999
现代汉语的状态补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许多语法学家都多有论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状态补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关于状态补语11什么是状态补语?状态补语(statecomplement)是指位于述语动词...
关键词:状态补语 程度补语 行描述  述语动词  描述性 语义功能  《现代汉语》 性质形容词 动元  主谓短语
《诗经·小雅·鹿鸣》“鹿”意象阐释
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岳泓  出版年:1999
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理解阐释“鹿”的内涵 ,可以挖掘出许多失传已久的文化信息。“鹿”文化是原始人巫术思想的留存物 ,它源于旧石器时代原始狩猎经济的动植物崇拜。早期人类对于动植物的崇拜与母系氏族社会中对于女性的崇拜———女性...
关键词:狩猎经济 巫术思想  类比联想 图腾崇拜 动植物崇拜  异类组合  
临县方言的指示代词
3
《语文研究》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杜克俭 李延  出版年:1999
关键词:临县方言  普通话 指示代词 时间名词 “那”  “这”  “兀”  本音 空间范围  合音
《红字》中的象征
4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李宏伟  出版年:1997
本文主要探讨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首先通过四个主要人物海丝特·白兰、丁梅丝代尔、齐灵渥斯、小珠儿与红字象征层面上的关系,以及以红字为联结的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发掘每个人复杂的内...
关键词:《红字》 丁梅斯代尔 海丝特·白兰 象征手法  霍桑 中译本  母亲  亨利·詹姆斯 宗教意识 象征意义  
临晋方言的“到”字句
5
《语文研究》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杜克俭  出版年:2000
临晋话里的“到”作介词很有特点。它一词多用 ,既可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往” ,又可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依”、“依照” ,还可相当于普通话里的“把”和“被”———集主动和被动于一身。本文通过不同例举 ,着重从语法功能方面介绍临...
关键词:临晋方言  “到”字句  “到”作介词  
皇甫冉诗疑年
6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储仲君  出版年:1993
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全唐文》三八八)称皇甫冉诗文“存于遗札者三百有五十篇”,由其弟皇甫曾编集。《新唐书·艺文志》(六十)著录《皇甫冉诗集》三卷。《全唐诗》收诗二百三十四首。
关键词:皇甫曾  天宝元年  《全唐诗》 全唐文  独孤及 《旧唐书·代宗纪》  《新唐书·艺文志》  张九龄  洛阳  福先寺  
略论鲁迅杂文幽默的语言形式
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谭莉芳  出版年:1998
语言的文化内涵研究是近年来语言研究工作者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文化底蕴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本文以发掘鲁迅杂文中“幽默”的历史传统为宗旨,以鲁迅作品特有的语言形式为例证,从鲁迅作品的修辞特点入手,揭...
关键词:鲁迅杂文 鲁迅作品 “春秋笔法”  “精神文明”  语言形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鲁迅先生 现代意识  “有意味的形式”  中国文学批评
由“仓促”所引发的对联绵字的思考
8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山西大学师范学院 马麦贞  出版年:2000
汉语是单音节语 ,由于单音节词的自由活动能力的强弱是相对的 ,彼此结合后的紧密程度也是相对的 ,所以 ,在联绵字与普通词语之间并无一条明确的界线 ,联绵字本身也可以有典型不典型之分。但是对于“词” 。
关键词:联绵字 普通词语 单音词 复音节词语  汉语  
论中学语文教师的个体性缺失
9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傅书华  出版年:2001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 教育模式 中学教育 高师  个体性 要求  缺失  无奈 文学 自身  
时代风尚、文人心态与南宋江湖派的形成发展
1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张瑞君  出版年:1999
90年代以来,对南宋江湖派已有不少文章论及,然而多是静态的观照,缺乏历史发展的动态考察。从江湖派的萌芽起,以嘉定末年为界,江湖派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嘉定末年以前是它的发轫期,嘉定末年以后是它的兴盛期。从时代风尚、文人...
关键词:南宋江湖派  前期  后期  内因  外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