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气候变暖    水稻    冬小麦    稻田    夜间增温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交通运输类    轻工类    

被引量:1,373H指数:24WOS: 34 EI: 2 北大核心: 76 CSSCI: 6 CSCD: 7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双碳目标的双赢策略
1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张卫建 严圣吉 张俊 江瑜 邓艾兴  出版年:202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2);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重点项目(2021-SM01-B-008);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Y2021YJ02,CAAS-XTCX2016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22061)。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为我国长期战略。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95%以上的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应仍然靠国内农业生产。农业既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更是重要的碳固定汇,固碳减排潜力巨大。因此,现代农业不仅可以保障...
关键词:粮食生产 气候变化  碳达峰  碳中和  温室气体 碳固定
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2
《应用生态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侯雯嘉 耿婷 陈群 陈长青  出版年:201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中央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为探究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利用东北三省近20年水稻生育期、产量数据和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9年东北三省水稻生长季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均...
关键词:气候变暖 中国东北地区  水稻生育期 水稻产量
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田冬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
3
《草业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江西省红壤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李昌新 赵锋 芮雯奕 黄欠如 余喜初 张卫建  出版年:2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项目(082060302-19);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2,2006BAD02A15)资助
借助双季稻田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的定位试验,于2007年对稻田冬季、春季杂草群落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农田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冬春季杂草群落影响显著,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显著降低杂草多样性。秸秆冬季覆盖还田显著降低稻...
关键词:秸秆还田 有机肥 稻田 杂草群落 生物多样性  
近20年黄淮海地区气候变暖对夏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4
《中国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陆伟婷 于欢 曹胜男 陈长青  出版年:2015
国家"973"计划(2010CB95150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4)
【目的】探求黄淮海地区近20年气候变暖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夏玉米的高产稳产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淮海地区,包括河北、京津地区、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地区进行区域研究...
关键词:气候变暖 夏玉米 黄淮海地区 作物生育期 产量  
近20年东北气候变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5
《中国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陈群 耿婷 侯雯嘉 陈长青  出版年:2014
国家"973"计划(2010CB9515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278)
【目的】探求东北三省近20年气候变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为东北地区气候变暖下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东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三省进行区域研究,利用东北地区近20年气候观察数据和春玉米长期观测数...
关键词:气候变暖 春玉米 东北三省 生长发育 产量  品种生育期  
开放式增温下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6
《应用生态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田云录 陈金 邓艾兴 郑建初 张卫建  出版年: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27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15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5-0492);中国农业科学院所长基金项目资助
在江苏南京(2007-2009年)设置了全天增温(AW)、白天增温(DW)和夜间增温(NW)3种处理,研究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非对称性增温条件下,冬小麦的无效分蘖减少,有效分蘖增加.对照(CK)处理...
关键词:气候变暖 非对称性增温  开放式增温  冬小麦 生长特征  产量构成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模式和产量的影响
7
《中国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孙新素 龙致炜 宋广鹏 陈长青  出版年:201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15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4)
【目的】全球气候正以变暖为主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探究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制度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气象站点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黄淮海各省市地区1992—20...
关键词:气候变化 夏玉米-冬小麦  种植模式  产量  
2004—2013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
8
《应用生态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黄晓敏 陈长青 陈铭洲 宋振伟 邓艾兴 张俊 郑成岩 张卫建  出版年:201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150404);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物生产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探明不同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差异,对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4—2013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
关键词:碳排放 碳足迹 粮食安全 全球变暖
根际增氧模式的水稻形态、生理及产量响应特征
9
《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 赵锋 王丹英 徐春梅 张卫建 李凤博 毛海军 章秀福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02)资助
地表积水是导致水稻地下部分(根系)缺氧胁迫的主要原因。根际缺氧时,提高水稻根系通气(增加孔隙度)可能会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因此,根系必需在形态和代谢上进行一定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又会影响作物生长和根际状况。控制灌水(增...
关键词:水稻 根际 增氧模式  根系 形态  生理 产量  
不同土壤类型下Cd和Pb在水稻籽粒中累积特征及其环境安全临界值
10
《生态环境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范中亮 季辉 杨菲 吴琦 张卫建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02A15;2007BAD89B1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28)
研究水稻籽粒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和水稻产地土壤重金属安全临界值,可为水稻安全生产和产地安全适宜性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以杂交籼稻KU818作为材料,通过外源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Cd和Pb,于2008年在南京采用盆栽试验方法,...
关键词:Cd  PB 植物富集 土壤类型 安全临界值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