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白居易    元稹    从来    辨析    对外汉语教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10H指数:2CSSCI: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元、白”的无嗣之忧及其文化心理意蕴
1
《兰州学刊》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肖伟韬  出版年:2009
元和文坛自负"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的元稹、白居易,二人除了文学同声相契、名位相等外,均有深沉的无嗣之忧,由于问题本身具有的回避性,向来是"元、白"研究中的盲点之一,一直没有人对此进行集中探讨。但是,通观二人创作,无嗣之...
关键词:元稹 白居易 无嗣之忧  文化心理意蕴  
时间副词“从来”与“向来”的比较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教学
2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曹爽  出版年:2009
基于语料库,对同义时间副词"从来"、"向来"的分布环境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两者在句法特征和句式特点上差别的比较,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从来 向来 同义词 辨析
论《史通》之史籍流别观——兼与《隋志》史部比较
3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马铁浩  出版年:2010
《史通》作为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全面地总结与评述了唐代以前的史学。但与《隋志》史部相比,《史通》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史籍流别观念。它对古今正史、杂述著作的理解,渗透着重视史体典型的史学思想。
关键词:《史通》 史籍流别观  《隋书.经籍志》  
试论白居易对《周易》的受容
4
《殷都学刊》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肖伟韬  出版年:2008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科举官僚白居易与《周易》发生关系,《周易》对白居易的深刻影响,或者说白居易对《周易》的受容,贯注了白居易的一生和整个生命历程。从取名命字到科举考试,从思维方式到行事方式,从为政理念到刑法思...
关键词:《周易》 白居易 受容
王夫之《宋论》中岳飞形象的文化解读
5
《船山学刊》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肖伟韬  出版年:2009
《宋论》中,有关岳飞的论述,散见于全书,显得比较分散零碎。把王夫之有关岳飞这一历史形象的见解条理化、系统化的同时,进而把岳飞形象放置于整个文化史尤其是有宋一代文化史中进行解读,这不仅是解开当时纷繁历史的一把钥匙,而且有利...
关键词:岳飞  岳飞形象  《宋论》  文化解读
胜利的失恋——解读鲁迅《我的失恋》
6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刘坡  出版年:2010
拟古的新打油诗《我的失恋》一改鲁迅往日的严肃,用打油诗的方式戏谑地显示了大师敏锐的眼力,"我的失恋"并不是心伤,而是胜利后的一声冷笑,嘲讽那些无聊的失恋诗,盲目的爱情,让无知的青年在蹙眉一笑后警醒,故而这是一场胜利的失恋...
关键词:鲁迅  新打油诗  我的失恋  “四礼”意象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以理工院校中文专业为例
7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肖伟韬  出版年:2010
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及教学规模的扩大,许多理工院校都开设了中文或与中文相关的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中文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我们有必要对它在新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可行性、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具体内容目标与改...
关键词:理工院校 中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教学改革
《岳飞集》语词运用的文化心理意蕴
8
《船山学刊》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肖伟韬  出版年:2010
通过岳飞在创作中对语词选择的规律性概括,我们可以探明岳飞的生存形态和生存心理,这不仅为我们真正理解岳飞这一历史形象,提供了可靠的客观基础;也为我们思考个人与社会、历史、政治、命运等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关键词:岳飞  《岳飞集》  语词选择  生存心理  
白诗柳词之可比性及内在成因
9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肖伟韬  出版年:200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立项项目<宋词与唐诗学>系列论文之一;项目编号(2008BWX004)
以宋词比诸唐诗,柳永的词和白居易的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具体表现为作品取材生活化、琐细化,叙事达情务繁务尽,艺术风格浅近轻俗等。白诗柳词这种相似性的内在成因,除了艺术上自觉的共同追求,受到相似的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外,还在于他...
关键词:白居易诗  柳永词 可比性  内在成因  
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与社会影响
1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朱智秀  出版年:2010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20世纪中国出版史上的经典丛书。在20世纪30年代文化界政治立场明显分裂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团结左、中、右三个不同阵营中的文学大师共同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主编赵家璧功...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出版 社会影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