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长乐方言    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弃妇形象    (V+O1)+O2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43H指数:7北大核心: 46 CSSCI: 37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文学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1
《北方论丛》扬州大学文学院;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陈金刚 刘文良  出版年:2007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编号:06YB106)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文艺研究方法,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建设与尝试的状态,尚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研究盲区和不足,亟需实现新的突破。生态批评的范畴、方法以及生态批评主体素养等理论盲区亟待开垦;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还亟待明辨;生态...
关键词:生态批评理论研究  理论盲区  理论立足点  本土发掘  中西融通  
质疑生态中心主义——兼谈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
2
《广西社会科学》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不详 刘文良 邓双霜(校对) 荣远伟(校对) 黄饶黎(校对)  出版年:2006
生态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中,“生态中心主义”往往被视为其重要的理论立足点。然而,“生态中心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却面临着理论困境,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虚假命题,而备受抨击的“人类中心主义”却有其存在的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而需要抛...
关键词:生态中心主义 相对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批评 理论立足点  
论东西方文学的“弑父”与“尊父”情结
3
《学术界》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刘忠洋  出版年:2006
父子冲突是东西方文学共同的母题,但在对父亲的情感处理上,西方较多地表现为“弑父”情结,东方则表现为“尊父”情结,中国儒家关于君臣父子伦理思想是代表。不同的情结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精神的反映。
关键词:父子冲突 文化精神 比较文学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4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湖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系;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张永红 刘文良  出版年:2006
树立生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公共基础性生态学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发挥“两课”和...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生态意识
权力镜像的拆解与迷局——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研究述评
5
《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黄声波  出版年:2007
世纪之交,学界对官场小说研究的论题相对集中于官场小说含义、繁荣原因、艺术成就、创作缺陷以及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等5个方面,并在诸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但研究的规模和质量都与此一时期官场小说的实际影响和成就不甚相称,研究有待进...
关键词:官场小说 含义  繁荣原因  艺术成就 创作缺陷  个案研究
语录体与中国文化特质
6
《社会科学辑刊》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刘伟生  出版年:2011
从文体的角度而言,语录体的体式特征通常表现为篇幅上多为短章小语,语言浅白简约,结构上多有"子曰"标志,多由后学编纂而成。对应于短章小语、子曰诗云、简约浅白之类外在体式特征的是,语录体著述的文化特质往往表现为:无须演绎的直...
关键词:语录体 中国文化 史官文化 讲学风习  
湖南汨罗长乐方言音系
7
《方言》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陈山青  出版年:2006
本文描写湖南汨罗长乐方言音系,主要包括长乐方言的声韵调及其特点、长乐方言同音字汇。
关键词:长乐方言 声韵调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生态文学
8
《理论与现代化》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刘文良  出版年:2006
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生态文学承担着特别的使命。生态文学大量展示生态危机的残酷事实,以对生态危机深重的忧患意识警醒世人,触动人们的灵魂,激发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走出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误区,从观念上奠定和谐社会的...
关键词:生态文学 和谐社会 生态意识 环保政策 生态氛围  
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分析
9
《宜春学院学报》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陈艳阳  出版年:200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随文化的进步而发展。汉语颜色词记载着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对汉语中常用的红、黄、白、黑、绿五种颜色词进行分析、探讨,从中透视一点古老的民族文化,观照一些时代...
关键词:汉语 颜色词 语言 文化
高校普通话层次教学浅探
10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 陈山青  出版年:2007
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普通高校教改研究项目(批号:16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高校普通话层次教学,即可分为隐性层次教学和显性层次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两者相互结合,但隐性层次教学无须分班,并面向全体学生,应是我们在普通话层次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式。
关键词:普通话层次教学  隐性  显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