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新安理学    儒家    道家    儒学    自然观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67H指数:3北大核心: 16 CSSCI: 17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论
1
《学术界》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徐鸿 解光宇  出版年:201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先秦儒家责任观研究"(SK2013B050)的成果
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是中华民族的共识和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纽带。《尚书》就提出了"协和万邦"。孔子、孟子、荀子以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形成了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
关键词:先秦儒家 大一统 复礼 一天下  一制度  
嵇康与魏晋玄学思潮
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史向前  出版年:200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SK047zd)
嵇康把对宇宙本体的追求引向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思想立论都是玄学辩名析理的产物,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辨性,是中国哲学认识论中的一朵奇葩。他还带头倡导庄子的思想精神,促进了魏晋时期的庄学复兴和...
关键词:嵇康  玄学 庄子
存在与超越:老子生命论
3
《哲学研究》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陆建华  出版年:2006
"安徽大学创新团队"资助
关键词:《老子》 生命论 自然现象 思想者 物主 礼物  宇宙  死亡  恐惧 脆弱  
道家与当代环境
4
《现代哲学》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哲学系;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 陆建华  出版年:2013
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12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自然环境是理想的、美好的,不需要人类加以改造的,人类对待自然环境只需"无为";自然万物有其固有的属性,是人类所无法改变的,人类只能因顺自然;自然环境能够给予人类的物质给养是有限的,人类要取之有度、知足常乐;自然环境与人类...
关键词:道家 人类  环境  自然  自然环境
论道家生命结构观的建立与发展
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李霞  出版年:2006
道家从老子开始就十分重视对生命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等道家类著作以及《庄子》等先秦道家典籍均对生命结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生命的形神、身心二元结构理论,奠定了道家生命结构观的理论基础。汉代...
关键词:道家 生命结构观  形神观 身心观 生命三要素论  
论徽州文化的儒学特质——兼论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6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解光宇  出版年:2007
南宋以降,徽州被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儒学是徽州文化的实质,徽州文化是儒学的实践表现形态,二者的关系是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地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而中华文...
关键词:徽州文化 儒学 中华文化
儒家自然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7
《黑龙江社会科学》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王国良  出版年:201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任务与课题。儒家自然观蕴含丰富的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思想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同源的,...
关键词:儒家思想 生态文明 自然观 生存观
道之两种状态与物之两种形态——兼及道物关系
8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陆建华  出版年:2006
孙以楷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道论完全源于现实,不应把道玄虚化、神秘化。老子开辟了中国人寻求天地万物本原本体的致思方向,提供了本体论理论、体系架构和范畴。李霞认为老子是中国生命哲学之父。老子以深具生命意蕴的“道”作...
关键词:形态  状态  老子 万物 为道
论孔子仁学的尚情特征
9
《社会科学战线》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郭振香  出版年:2005
关键词:孔子思想 仁学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思想  范畴  人间  知性 特征  严格  思辨性  
试论儒家万物一体的自然观与生存观
10
《社会科学战线》安徽大学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王国良  出版年:2010
儒家从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的立场来看待自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共存,人与自然本质同源,同时又从人高于自然的立场确立生存观,既利用自然、又爱护自然。儒家万物一体的自然观既与片面强调征...
关键词:万物一体 自然观 生存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