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神话    史诗    口头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4,546H指数:27北大核心: 667 CSSCI: 802 RDFYBKZL: 4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8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1
《民族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巴莫曲布嫫  出版年:2008
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国际社会对口头/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表达与民众实践的功能和价值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 文化表达形式  文化空间 概念化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
2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 巴莫曲布嫫 张玲  出版年:20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IGC)第十届常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纳米比亚温德和克市乡村俱乐部举行。会议期间,委员会为跟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和缔约国大会在往届会议上形成的...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伦理原则 保护  委员会  纳米比亚  政府间 俱乐部
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
3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刘魁立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840021)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广泛,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健康而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对各种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的保护,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这并不能概括和替代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和有效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保护区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4
《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巴莫曲布嫫  出版年:2004
在四川凉山彝区流传的《勒俄特依》与在云南彝区流传的《阿细的先基》、《查姆》、《梅葛》一道 ,被学界视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对这一诺苏彝族文学传统的“代表作”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积累了相当的成果。...
关键词:诺苏彝族  口头论辩  史诗传统 叙事语境 演述场域  民俗学 民间文艺学 文本制作工作  田野解读  叙事格式  
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42解读
5
《中国藏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褚俊杰  出版年:1989
讨论了敦煌古藏文本教写卷的学术价值,提供了P.T.1042的译文和疑难词语的考释。
关键词:吐蕃本教  古藏文 丧葬仪式  敦煌本  敦煌写卷 中国藏学 佛教  献祭 动物  译作  
濒危语言问题研究综述
6
《当代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湖南吉首大学 徐世璇 廖乔婧  出版年:200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速,语言的大规模衰退乃至消失已经成为当代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也成为国际语言学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濒危语言”的要领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之后,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迅速成为语言学领域的新热点,围绕具体语言的...
关键词:濒危语言 工作机构  世界语言 文化载体 层级划分 濒危原因
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7
《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关纪新  出版年:200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说,为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方坚实的理论基石。无论是汉族文学研究家还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家,均须站到新世纪的精神高度,结合各自的学术实践,完成超越自我的观念嬗变。无视各民族的文学特长,与忽略各...
关键词:创建  确立  中华多民族  文学史观
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代序)
8
《国际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江格尔>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神话学会;国际民俗学者组织 朝戈金 尹虎彬 巴莫曲布嫫  出版年:2010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巴比伦史诗、芬兰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等都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因而每一个民族的史...
关键词:史诗 族群  叙事诗 演述方式  说唱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博物馆 博物院  文化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绎读与评骘
9
《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朝戈金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编号:10@ZH014);部分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承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的委托课题(编号:CRIHAP201501)
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这一国际文件及其出台的背景,梳理该政府间组织在文化遗产领域先后颁布的相关国际文书,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伦理维度和实践进路作概要性的解读、评述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核心价值观 伦理原则 伦理选择 能力建设  
五行说考源
10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 刘宗迪  出版年:2004
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笼罩在五行说的框架之中,要理解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首先就要理解五行说的来龙去脉和精神实质。古往今来,对五行说起源的解说可谓不厌其烦。前人或求之于上古生产工艺,把五行说的起源归之于先民对...
关键词:五行说 中国哲学 历法制度  邹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