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    编年    本体精神    流芳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3H指数: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东坡词的创作高峰在黄州
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顺德学院人文社科系 饶晓明  出版年:2006
苏东坡被贬黄州虽然只有四年零三个月,但他所创作的词却突破100首,占了他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还强。东坡黄州编年词为何能突破100首?学术界一般认为:“乌台诗案”后,东坡心存余悸,不敢写诗;词属游戏文字,作“小词不碍”。更重...
关键词:苏东坡  黄州编年词  突破100首  创作高峰  
东坡精神 万古流芳
2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顺德学院人文社科系;黄冈师范学院 饶晓明 饶学刚  出版年:2008
"东坡精神",是指苏东坡集民族的真善美于一身的人本主义,人的本体精神,表现在他才华横溢的千古文章上,独立刚行的生活经历上,生命、思想、人格、灵魂、情感、心理的力量张扬与震动上。它源远流长,得益于时代、家庭、高师、劳动、道...
关键词:东坡精神  人的本体精神  智慧海洋  人文资源
论以人为本是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3
《企业家天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汤恺  出版年:2005
做好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由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的深化和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的需...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 发展  
试论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与国际化的法律保护
4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王志雄 刘晓顺  出版年:2005
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护日趋重要。论述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法律保护,指出只有如此,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真正发挥科学...
关键词:科技成果  商品化  产业化  国际化  法律保护
信息网络环境下历史教育与高职德育
5
《经济与社会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李霞  出版年:2005
信息网络环境下,爱国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职德育的着眼点在于加强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而其有效途径在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陶冶学生的历史情感、启迪学生的历史智慧。
关键词:信息网络环境 高职德育 历史教育
从“吾学而仕”到“我愿天公怜赤子”——苏东坡民本思想的源流发展轨迹
6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饶晓明  出版年:2008
有人说,东坡的民本思想是一贯的。无论在朝为官,外任地方,还是贬居时期,始终忠君爱民,为民请命,是他儒家思想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此种说法对了一半。对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评价,既不能贬斥,也不能溢美,而应尽量把握住...
关键词:苏东坡  民本思想 发展轨迹  现代脉络  
论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关系
7
《湖北社会科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汤恺  出版年:200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是毛泽东唯物主义文化思想和大众化文化思想形成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毛泽东关于文化的民族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的基础。
关键词: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文化
东坡体,中国词发展的方向——答曾枣庄先生对《新近发现东坡词考辨补正》的责难
8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饶晓明  出版年:2006
东坡的词学观“和东坡体”的独特体征,是我认识东坡新词的两把钥匙。再次通过考察和辨析,我认定:乐府是词,歌词是词,楚词是词,长短句是词这种观点自然有点绝对化,我不会采纳。但是,具体词人具体分析,东坡的乐府是词,东坡的歌词是...
关键词:东坡词学观  东坡体 东坡新词  答曾先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心理
9
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 2005汤恺  出版年:2005
社会心理的变化,既受到重大的改革措施和社会政策产生的实效所影响,又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中共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确立,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将随之发生变化。这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形式也随之出...
关键词:社会心理 改革开放  稳定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高技术  全球化  封闭结构 恐慌症
高职院校创办科技中介机构的探讨与实践——以顺德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例
10
《中国科技成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王志雄 刘晓顺  出版年:2004
该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创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开拓性尝试,具体阐述了顺德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产生背景与现实意义、运行机制及服务内容,并剖析了它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创办科技中介机构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产力促进中心 创办  顺德  科技中介机构 优劣势 服务内容  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 实践  开拓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